丁毅在旅順時打仗的原則,就是儘量加大防護,減少傷亡。

因為他眼下的兵馬,大部份都是採取防守戰。

防守戰中,只要防炮和防箭做的好,傷亡就能降到最低。

所以每到一地,他都是大力修建工事,築起碉堡,給銃兵和炮兵們最大的防護。

炮兵的防護也是如些,他們所有的陣地都架在銃兵頭頂的沙袋上,然後前面左右三面用泥牆堆疊,炮架在中間,上空先架木樹,再蓋三層沙袋,只露出炮口對著外面。

這樣的防護,對現在的火炮來說已經足夠了。

聯軍的炮除非正好運氣好,打在丁毅的炮上,不然打到沙袋和泥牆都沒啥用。

此時聯軍的運氣不錯,先後有三炮打在牆上的盾牌上。

盾牌後面發出慘叫,盾牌崩碎,影響左右好多銃兵。

明人的銃微微有點停頓。

不得不說,太田資宗不顧火炮的極限,對著明軍陣地又轟炮,還起到一點效果。

必竟這時明軍都在陣地上,而之前他的兩輪炮時,明軍都在城裡。

這頓炮打過來,明軍也被打中兩炮,有人怕聯軍不顧一切再打炮,轉頭看向尚可喜,似乎希望他下令讓銃兵退進坑道躲一躲。

但尚可喜面無表情,一言不發。

眾將也只好不出聲。

聯軍這頓時炮打的明軍陣地微微停頓,並出現小小的慌亂,原本快要崩潰的聯軍頓時和打了雞血似的。

“我們的炮。”

“打死明賊了。”

“衝啊。”

隨著軍官們的鼓動,加上所謂武士道精神的buff加持,聯軍再次往前狂衝。

更瘋狂往前衝鋒,因為這時雙方已經很近了,轉眼就衝到五十米內。

此時他們的鳥銃和弓箭已經能發揮最大的威力。

太田資宗在望遠鏡中看到自己的兵馬已經越來越近,臉上終於露出狂喜之色。

突然。

嘩啦啦,前面大隊的兵馬紛紛墜落。

“啊”聯軍慘叫,怒罵。

後面的太田資宗看的瞠目結舌,明人打仗還挖坑的?現在打仗還有這種操作?天朝上邦如此下作?

沒等聯軍反應過來,上面尚可喜已經下令再次開炮。

第三波炮終於響了。

這次有一半換成了霰彈。

後面火炮往後面打,前排部份換成霰彈。

轟轟,霰彈先發。

正好打在前面五十米內。

哧啦,那些沒有掉進坑裡,正站在坑邊往明軍陣地拋射,打銃的聯軍,幾乎瞬息被橫掃一大片。

這波五十炮齊炮,才是明軍的第三炮。

一半實心彈,一半霰彈,打的前排和中排的聯軍又出現一大片真空。

特別前排極為慘烈,至少三四百人被這些炮火橫掃一空。

“啊”不知是又是誰率先尖叫,扭頭就跑,接著這些聯軍如喪家之犬,紛紛掉頭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