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回來了。”

人群中有人感慨道。

中國考古隊負責人劉教授中氣十足道:“不僅我們回來了,還帶回來了大量資料。”

每個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本來他們拿不到許多關鍵的資料。

然而,在許多國際友人的幫助下,他們取得了詳實而又豐富的證據。

他們信心十足,有了這些證據,一定會讓世人大吃一驚的。

”同志們,這段時間大家辛苦了。”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刻,希望大家保持高度認真。”

在有關人士的帶領下,眾人入駐了郊外的一套公寓。

剛剛落地,眾人就開始參加各種學術會議。

參加的人不僅僅是歷史業界的人,還有許多外行人。

劉教授等人知道,華夏方面也想知道眾人的成就。

畢竟,華夏方面早就得到了一些相關訊息。

會議上,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聽完之後,春風和煦得說道:“你們不要有什麼負擔嘛,該發就發,事實不容詆譭,無非就是一些蒼蠅的嗡嗡聲而已,不用怕,學術的歸學術,其他方面的你們不用擔心。”

“雖然我們不能妄自尊大,但是也不能過度自卑,國際這麼大,不只是西方,再者說,我們的朋友也有很多嘛。”

其他人聽完後,心中踏實了。

他們信心十足。

劉教授發言:“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放心了。”

“當然,要注意一點,我們只要講事實就好,不需要其他東西。”中年男子慢吞吞地說道。

“新聞召開會議,會替你們辦好。”

“踏踏實實整理,有什麼需要都可以提。”

劉教授看了看其他人,笑道:“我們還真有一些要求。”

“考古,並不僅僅靠我們這些歷史學家,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我們需要多位生物學家,物理學家,還有人類社會學家及語言學家。”

中年男子沉吟道:“那這樣吧,成立一個專家小組,我親自擔任組長,劉教授你就是副組長,你們想要的學者、需求都可以列出來,然後派專人去和各方面交涉協調。”

“那最好不過了。”

等中年男子走後,金陵大學的周教授道:“生物學這方面,我建議找粵大的席教授,他精通古植物學,是國際頂尖的學者。”

其他人也紛紛發言。

“古漢語學者,建議找人大的周鶴鳴教授。”

“吉大的古院長也很厲害。

“先把名單列出來,到時候咱們在挑選。”劉教授一錘定音:“咱們爭取半個月內完成任務,10月30號晚上正式釋出新聞會議,公佈考察結果。”

“在此之前,希望大家不要透露出任何結果。”

“明白!”

ps:求推薦,月票,章評啊,千萬不要養書....

都市競爭太激烈了,試水推都要靠追讀,追讀到了還要等。

想想還是歷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