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的時候,林辰就把論文投給了【大學史記學報】,這是歷史學期刊,也算是歷史學希比較好投的一個。

基本上也屬於一投擊中。

更重要的是,它沒有版面費。

林辰其實也有些忐忑,怕這個期刊不錄用,到時候只能花錢買版面費,去投其他期刊了。

接下來的日子,又是繁忙的學習生涯。

“@全體成員。”

“主題:夏商周斷代史及中國文明探源的意義。

時間:2016年10月28日下午3:00。

參加人數:歷史學大二和大三本科生及全體研究生。估計300人。

地點:歷史學院b1 101 會議室

李修賢,男,中國,漢族,59歲,華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參加過夏商周斷代史及華夏文明探源專案,獲得過兩次國家重大社科專案....發表期刊多達65篇,著作三本,曾獲得多次國家級榮譽稱號......”

“請各位同學及時參加,無法參與者請私聊我說明原因。”

傳送者:任婷。

林辰眼前一亮,有些按耐不住的激動,竟然把當年夏商周的專家請了過來,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那是初一的時候,剛剛學習歷史,老師並沒有直接上來就講,反而給大家放了一段紀錄片,就是有關夏商周斷代工程的。

也正是由於這個紀錄片,令林辰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可惜高中老師一句話令他改變了選擇:“理科生就業機率比較大,我勸大家學理科,文科班嘛,都是理科不太好的同學去學習。”

林辰嘛,均衡選手。

文科不差,理科不強。

在家裡的勸說下,還是選擇了理科專業。

等到高考畢業,報考學校和專業時,包括了北河大學,前幾個志願全是機械,電子計算機之類的,最後一個鬼使神差地報考了歷史學。

結果,恰巧就是最後一個志願錄取了,來了之後才知道,學校改革,認為歷史學不應該全部招考文科學生,應該也有收一些理科學生,因此給了八個名額。

就這樣,林辰成為了一名歷史專業。

說實話,林辰後悔嗎?

回答:“真後悔。”

對歷史學有興趣和學習歷史是兩回事,林辰親身體驗,學習歷史真實枯燥乏味,根本沒有想象中的有意思。

不過,仔細想一想。

若不是自己學習歷史,可能也沒有金手指,可能是禍福相依吧。

夏商周斷代史紀錄片啟蒙他學習歷史,而如今夏商周斷代史專案的參與者教授竟然來北河講課。

林辰不得不說一句,人生真是奇妙。

所以,當然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