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簡單?”

謝文萱目瞪口呆地看著林辰迅速地得在論文中寫了幾個殷商後裔轉移的路線地址。

“你怎麼得出來的?”

謝文萱失去了往日的淡定,忍不住發出疑惑。

林辰淡定道:“直覺。”

謝文萱喉嚨鼓動一下,有些結巴道:“然後論文就寫完了?”

“是啊,論文最好寫了。”林辰態度輕鬆,理所當然。

謝文萱有一種自己被坑了的感覺。

為了這篇論文,她推遲了許多功課,廢寢忘食,整日裡查閱資料,儘可能地考證奧爾梅克文明和殷商文明的相關之處,才把整個論文的綜述寫好。

可沒想到,林辰負責的推理部分竟然如此不合邏輯,甚至說有些不負責任,後面的關於殷商和奧爾梅克的事蹟倒不像論文,反而是小說傳記。

林辰所述,公元前一千年前,美洲的奧爾梅克文明剛剛興起。

在如今的墨西哥及尤卡坦半島的地方,散落中無數部落,這些部落互相交流與融合,戰爭與貿易並存。

恰逢遇上了剛剛遠渡重洋的殷商後裔。

殷商後裔憑藉著高一層級的生產力,降維打擊,重建整合,形成了新的奧爾梅克文明。

這些都是得到有效記載的。

在美洲印第安人流傳著一首《HOSI王歌》,其中說道:“二十五族為兄弟,跟著候喜過天之浮橋,途中艱難不能忘,分發麥黍眾相親,兄弟莫將兄弟辱,天國再逢冬復夏。”

hosi 的發音與侯喜極為相似,有多位學者都有過推斷,印第安人口中HOSI王就是攸侯喜!《HOSI王歌》中,眾多部族跟隨著HOSI王過天之浮橋,然後又重新建立了國度。

瞧著林辰堅定的神情,謝文萱內心也有些動搖。

畢竟資料大部分是她找的。

所有的資料都經過了她的反覆確認。

比如重建的重要論斷也是來自國內外的參考資料。

紐約《報日界世》1996年11月1日報道說:BJ商代學術專家陳漢平,在9月華府舉辦的一項美洲奧爾梅克文明展覽中,發現一件1955年墨西哥出土的拉文塔第4號文物的玉圭,刻有4個符號,是3000多年以前商代的甲骨文。陳漢平讀出了這4個豎型排列的符號的大意“統治者和首領們建立了王國的基礎”。

美國俄克拉荷馬中央州立大學的華人教授許輝也認為:美洲文明之母“奧爾梅克文明”和商代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許輝尋覓到200多個玉圭、玉雕上的甲骨文字樣,並帶著其中的146個字模,兩次回請數位古文字權威專家觀看,得到了“這些字屬於先秦文字字型”的鑑定。

等等。

謝文萱:“現在還沒有確定馬薩特蘭是殷商後裔地點,你怎麼如此肯定。”

林辰難道說一切都是他的原因。

所有的都可以變為現實?

只能道:“相信我,不會錯。”

“這些地點也是我檢視墨西哥地圖和地形得出來的,最大可能有遺址存在的地方,畢竟是猜想,難道必須要對嗎?”

謝文萱癟癟嘴:“好吧。”

林辰滿意地看著新出爐的論文,六千字,都是錢啊。

一百萬,一個字了不得啊。

一字千金啊。

接下來就是推廣了。

......

魔都機場。

一輛長客車等待多時。

出口處,出國考察的中國考古隊員風塵僕僕地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