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見到熊通後,怒斥道:“我受國家的厚恩,怎麼可能跟著你叛逆?!你統兵兩千,不去殺賊,為什麼反而要做說客?!”周遇吉怒斬熊通,將首級送往朝廷,以顯示自己效忠大明的決心。

二月七日,前不久,就是他們在鴻棋山被一朝打會解放前的時候,關內的太原淪陷了,原任山西巡撫蔡懋德自盡身亡。

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天之後,又攻取了忻州,進而急攻代州。周遇吉在代州堅守數天之後,糧盡援絕,率軍突圍後退保寧武關。

周遇吉吉人自有天相,李自成大軍壓境,本已經是摧拉枯朽,橫掃之勢,所到之處皆“喜迎王師”。

偏偏到周遇吉這受了錯,死守代州這四個字讓李自成吃了不少苦。

原本將周遇吉擊退至“鳳凰城”寧武關,是景泰年間建築關城,與偏關、雁門關一起成為防禦韃靼騎兵的山西三關之一,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無論周遇吉如何備戰,以山西的這點小魚小蝦根本喂不飽李自成的軍隊,是無法與李自成數十萬大軍相抗衡的,代州的徹底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寧武關地勢險要,而李自成又志在必得,此次戰役進行得相當慘烈。

闖賊因為在明軍火炮猛烈的轟擊下傷亡較重,曾以“五日不降者屠其城”的宣傳攻勢,希望迫使周遇吉投降。

在明軍火藥即將耗盡的時候,一些將領也曾勸說過周遇吉改變策略不要一味硬拼,但被“一軍皆忠義”的周遇吉斷然拒絕。

於是在城內設伏,出弱卒誘敵入城,斬殺數千人。

闖賊攻入關城之後,周遇吉繼續指揮巷戰,從戰馬上摔下來後又徒步奮戰不止,在身中數箭被闖賊生擒後也仍然破口大罵不願屈服。

闖賊將周遇吉懸吊於高竿之上,想要亂箭射死,偏偏這個時候,意外來了。

援軍到了!頭皮把訊息遞給他們的時候,他們的手都是哆嗦的!

大明什麼時候四處藏底牌了?

惠國公李成棟帶領著由定興侯何騰蛟、新樂侯劉文炳、新城侯王國興、靖南伯黃得功、興平伯高傑、宣武伯衛時春、惠安伯張慶臻等勳貴統領的兩萬勇衛營,以不可思議的戰鬥力,將正在打掃戰場,開始燒殺劫掠的闖賊給打了出去,救下了周遇吉。

(我知道啊,有人也反應過這個問題,就是有的人時間線不對,確實是不對,實在是找不出來什麼人,小說嘛,呂布還用方天畫戟呢,酸棗會盟都曹操發起的了武大郎都賣燒餅去了,懂吧?應該都懂)

英國公張世澤帶領著永康侯徐錫登、武安侯鄭之俊、寧陽侯陳光裕、恭順侯吳惟英、武清侯李存善、懷遠侯常延齡等,統率兩萬勇武營從北部襲擾闖賊後勤後,退守至寧武關。

遼遠侯劉清君帶領著由海州伯齊錫麟、蓋州伯沈松德、復州伯馬惠波、金州伯楊建武、勇武伯周先勇、忠武伯王治平,統率本部兩萬勇威營兵馬,從南部繞道奇襲闖賊糧倉後,退守至寧武關。

這六萬援軍也不是樣子貨,而是實打實的精兵良將,盔甲、軍械不說多麼精良,最起碼不次,勳貴們也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這就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