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回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三個訓練專案看起來比較簡單,那就是依據兩位教員提供的座標與距離,直接從王珂他們的第六小組位置,每隔十分鐘出發一組,在天亮七點之前到達宿營地。途中可以使用手電筒和裝備。
這個訓練專案太簡單了,現在距離天亮還有三個多小時呢!
有了固定的座標,有了手中的指北針,還有不到兩公里的直線距離,朝著大致的方向,閉上眼都能走到。除了王珂,包括覃虎和劉立勇都沒有想到,這個貌似簡單的訓練科目,會讓所有的小組遇到從未遇到的窘境。
兩公里是個什麼概念?雪地上比較難走,也不過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找好角度,穿過去就得了。
但是大家都忽視了一個問題,這裡是草原,現在覆蓋著厚厚的白雪,所有的丘陵長得都差不多,雖然雪映著燈光,但是你朝任何方向看起來都完全一樣。
第一個小組出發了,第二個小組十分鐘後也出發了。
剛走200米,第二小組他們就發現第一個小組的腳印模糊了,留下來那些淺淺的雪窩,但方向卻有些偏。於是第二個小組趕緊按照指北針確定的方向修正後,繼續向前走。
這樣,等到王珂他們第六小組出發時,雪地上面已經留下了五條不同方向、模糊不清的一串串腳印。
“等一下,前面五個小組的前進路線咋都不一樣,而且都有偏差呢!”看著手中的指北針,王珂叫停了覃虎和劉立勇的步伐,他發現,這山有些古怪,指北針上的紅色針頭,不停地在抖動。
“糟糕,這地下有鐵礦,指北針指得並不準。”王珂意識到指北針的失靈,將有可能給所有的小組帶來誤導。如果這在白天,他完全可以依據那些口訣,什麼“時針折半對太陽,十二指的是北方!”什麼“南面葉密北面疏,年輪樹皮可辨向!”如果是晴朗的夜空,更是可以依據北斗星迅速地找到北面方向。而現在,哪怕有一間房屋做參照物也好!
但是除了茫茫的雪原,和呼嘯刮過的寒風,他們面前什麼也沒有。
王珂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迅速地招招手,把兩個人召集在一起。王珂把他的發現告訴這兩位戰友,大家都傻了!如果找不到北,那麼給你的距離有什麼用?總不能圍繞這個距離原地畫一個圈地毯式的找吧?!
現在我們必須要找到真正的方向北。否則,我們可能會走的是第六條盲路!
此時,山谷間隱隱地看見有條河,但是河床裡早已灌滿了雪。
“我有辦法了!”王珂叫道,他興奮地跑向這條河,在一側河岸上面和側面,把雪都向下扒了扒,一直扒了兩尺深,扒到雪底下的草。他站在那用手電筒照著那些草,觀察了許久,然後又站起來,前後左右地看看,竟然指著一條與各小組幾乎成九十度的夾角方向,說:“我們向那邊走。”
“王珂,我感覺我們錯得太離譜了,難道前面五個小組都走錯了方向?”楊立勇說。
王珂得意的揚了揚頭,很自信地說道:“別忘了,我是偵察班長,在軍事地形學方面,他們超過我的沒幾個。”
看到兩人有些不信,他便解釋:“多虧了這條河,你們看河岸溝邊,北岸坡緩南岸陡。北方草原和沙漠地區,由於西北風較多,在草棵附近常會形成雪壠、沙壠,形態表現為頭部大尾部小,因此,頭部所指的方向是西北方向。還有平時我們可以利用指北草來識別方向,主要有蒙古菊和野萵苣兩種。但現在雪下面的草原和沙漠中仍可利用一些沙生植物向東南方向傾斜的特點來判斷方向。我剛剛扒開了雪,就是從下面草臥倒的方向和沙壠來判斷的。將來沒事的時候,我把一些軍事地形學的知識慢慢地說給你們聽。”
聽到王珂這麼一說,覃虎和劉立勇不得不佩服。在指北針失靈的狀況下,還能在茫茫雪原找到正確的方向,這才叫本事。
三個人收拾好行裝,立刻按照王珂指引的方向,向前走了不到兩公里,很快,他們就發現了凸起的房屋,而在雪地裡,僅僅是一個圓鼓鼓的饅頭包。
此時,在一間房屋的門口,吊著一盞馬燈,如果不是走到了跟前,幾乎發現不了。
第六小組第一個找到了回家的路,報到後三人回到了寄宿的廚房。走進房屋,卸下行裝,覃虎說道:“王珂,我還是發現有一點不對頭。”
“哪裡不對頭?”
“如果按照你說的,那我們的房門對的應該是南方吧!”
“你真是個教條主義,草原上蒙古包和房屋的門,與我們內地不一樣,它們絕大多數是朝東南方向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