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潛伏(第1/2頁)
章節報錯
走完二十公里雪地行軍,再坐了近七個小時的大篷布汽車。
凌晨,終於到達了營地。
路上由於是集體行動,車隊休息都是同一時間。包括下車撒尿都是統一行動,完全沒有個人意志。中途停車兩次,你能尿就尿,不尿就憋著。那時候沒有尿不溼,篷車一啟動,你想尿也不能尿了。而車停下來,大家慌慌張張找地方撒尿,可是一路憋得尿道痙攣,想尿又尿不出。
人飢屁多,天冷尿多。
偏偏在這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氣裡,特別容易有尿。王珂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暗暗地叮囑本小組的其他兩人,為了減少路上撒尿的不便,少喝水最好不喝水。
看著有的戰士,在路上不得不拿出裝有洗衣粉的啤酒瓶,站在晃動的篷車上對著瓶口撒尿,也看到個別人沒有辦法尿在棉褲上。覃虎暗暗地對王珂說,“哥們,有你的,你都是從哪學來的。以後上戰場,記住,咱哥們在一起哦。”
到達營地後,第六小組被分到一個馬號旁邊的廚房裡宿營。這個低矮的牧民用房,沒有門,只有一條軍用棉簾子掛在那裡。裡面是一個鍋臺,再就是一個柴火垛,這將成為三個人一個月的臨時住地。
到達的當天夜裡,就進行了第二項訓練科目:雪地潛伏
說起雪地潛伏,就想到那個在異國他鄉著名的長津湖戰役。我們的戰士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東部戰場上,潛伏六天六夜,最後全體官兵被凍成了冰雕連。
雪地潛伏,首先就是要學會利用地形地物。搞好隱蔽偽裝,以及如何減少惡劣天候對潛伏者的凍傷更是一門學問。
緊急集合後,來了一位教員。他詳細地介紹潛伏的區域、潛伏三個小時內的注意事項、防凍防寒措施,其中有一點,如果出現凍傷立刻退出訓練,並由此獲得第二張黃牌。
雪地行軍無徵兆,雪地潛伏還是突然襲擊,先給參訓人員一個下馬威,目的是檢驗參訓者的質量,從中選拔最優秀的留下。
王珂雖然經歷過師部農場的百年不遇的寒潮與暴雪,但那裡有房間,有火爐。現在除了乾糧和身上的裝具,其他的都沒有。雖然他有野戰生存的訓練經驗,但那時是夏季,無非是防雨防蟲,找到吃的,和現在沒有任何可比性。
怎麼辦?到地方再說。
臨近十二月,茫茫草原已經變成了茫茫雪原。
個別最深的地方,雪有兩尺厚,氣溫零下二十多度。
到達指定區域後,以小組為單位,三人被分配到一個不大的小山丘上。這裡地形開闊,寒風呼嘯而過,吹起的雪直接灌進衣領和袖口。而吹到臉上的風卻像刀割一般,有點痛。
“王珂,你看,我們在哪選擇潛伏點。”
王珂站在雪丘上,很快雪就把腳下的腳印給吹平了。
“潛伏地點選擇在背風的南邊吧,利用這土包避開風向夾角,這樣可以減少因熱量流失而引起的凍傷。”王珂略一思索,便作出決定。
“好,那我們找個地方趴下。”
“不不不,我們先給自己做個雪窩,將下面和四周的雪夯實,上面的積雪再多堆積點,越厚越好。洞口不要大,動手吧!”只要不違背潛伏原則,該靈活機動的就要靈活。
三個人摸著黑幹起來,相鄰幾米遠,山丘頂部的雪,取了很快又被風吹得填上了。
除了微微的凸起,三個人的洞外面幾乎看不出來。而裡面可臥可坐,抗風又保暖。
“真好,像一個地下冰雪宮殿!”劉立勇鑽進去,把手電用軍裝罩住,只發出極微弱的一點光,看了下他讚道。
“你們先進洞,我把門前的雪掃淨,注意以下七點:一把皮大衣反過來穿上,雙手抱住槍,不要讓槍栓凍上;二注意用棉帽和防寒面罩保護好耳廓和鼻尖;手指、腳趾、足跟是最容易被凍傷的部位,你們可每隔十分鐘就活動一下;三是防寒手套和大頭鞋帶不要系得太緊,讓手指和腳趾每次能連續做上百次收縮伸開;四是活動時,還要用力地眨眼帶動面部肌肉運動;五是腹部配合做一千次收縮運動,透過微小的運動促進血液迴圈來減少凍傷;六是如果撒尿,就用刺刀挖個洞,尿的時候對準,直接尿到地下;七是如果餓了要及時補充熱量,壓縮乾糧裡面的巧克力要先吃掉。注意再困也不能睡覺,不能睡覺!”
王珂迅速地把教員所說的加上自己的領悟,濃縮歸納成七點,這便於記憶和執行。
王珂交代完,看著兩人進洞,然後又趴在洞口說:“我們每個人值班半個小時,值班時重點注意觀察前面的敵情,同時注意傾聽四周的動靜。開啟對講機,每十分鐘吹一下聲音,每隔半小時吹兩下,大家必須有互動。另外我從外面把你們的門封上,只留下一個觀察孔。”
覃虎和劉立勇鑽進洞,王珂迅速用自己的皮大衣角,輕柔地拖動地面,遮蓋住腳印,相信十分鐘後,這裡一切都會被隱去。
他最後退回到洞裡,用兩塊事先準備好的幾塊雪磚封住洞口,留下一個二指寬的觀察口。
聽著外面呼嘯而過的寒風,看著外面飄飄灑灑的雪花。半躺在這雪洞裡,十分的愜意。
王珂把自己的棉帽和防寒面罩放下,在下面先用自己的軍用匕首挖了一個小洞。
晝間潛伏時,潛伏人員觀察視角要大,長時間在雪地潛伏,不光要靠官兵的戰鬥意志,還要有準備周全、實用的防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