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點來了,以上的條件都可以克服,無非是找到適合的農作物和多兩頭牛罷了,沒什麼難的,傻子都想得到。

但土地耕種時間久了,養分會逐年減少,變得貧瘠起來。而歐洲農民根本不會用糞便肥田,更不懂發酵的方法,以至於讓土地的生產效率緩慢下降。根據統計,歐洲很長一段時間內,種子和糧食的產出比才5倍左右,甚至只有兩三倍,這種不種的,好像都沒什麼意思了,每年留完種子後,就沒幾口吃的了。而中國呢,從隋唐時期的產出比就至少在20倍以上,這種地才划算。

所以歐洲自古人口少,就是因為氣候不適合糧食作物、土地又不好耕種,然後還不懂“做屎”的手藝,所以產量上不去,也就養活不了太多的人口。

廣寧堡位於爪哇島西北邊緣,本來就有火山灰覆蓋,土地較為肥沃,可勤勞的移民們仍舊不斷將各種積肥和來自狗兒島(今澳洲聖誕島)的磷酸礦往開墾出的耕地裡堆積,再加上細心的打理,這地裡的莊稼自然要比附近土人農田裡作物長勢更為喜人。

按照此前與萬丹素丹王國簽訂的租借合約,廣寧堡租借時間早在三年前便已到期。為此,齊國曾派了代表與萬丹素丹國商議,將租約延期至十年。

可出於對齊國勢力的忌憚,萬丹國的素丹死活不同意,堅持要求齊國退出廣寧堡,恢復萬丹的“國土完整”。

好容易在巽他海峽佔據了一處要點,控制了通往漢洲本土的關鍵航道,齊國如何會輕易再將到嘴的“肉”吐出去?

為此,打著租借展期談判的藉口,齊國直接賴在廣寧堡了,並且還將控制範圍稍稍向北擴充套件了數公里範圍。當然,展期談判期間,咱們租金還是要交的,每年十月,都會準時地派人將五百塊漢洲銀元送到萬丹城。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萬丹不願意齊國租借廣寧堡,堅決要求退出萬丹領土,對於租借地的展期談判也是不予回應,但對於每年送來的“租金”,卻是徑直收下,絲毫未予拒絕。

既然如此,齊國也就心安理得的繼續經營廣寧堡,陸續修建了永固碼頭、軍備倉庫、警戒哨所,以及大量的民用和商用設施,同時,還陸續增加漢人移民,開墾耕地,儼然要將此地建設成一個永久的軍事據點。

3月7日,英國東印度公司高階對外事務代表卡斯珀·威爾斯和一眾隨行人員,搭乘了一艘漢洲商船,準備前往這個神奇的南方新大陸國家,向他們發出來自英格蘭共和國的聲音。

3月25日,巴達維亞,總督府。

“先生們,據萬丹傳回來的訊息,已經證實,那些英國人於半個月前,去往漢洲本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巴達維亞第十二任總督基恩·馬特塞克(此君是荷屬東印度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督,16531678年)神情凝重地說道:“你們認為英國人會和漢洲人緩和彼此的關係,並建立正式的商貿關係嗎?”

可憐的第十一任總督卡爾.維尼瑞爾僅在位三年,便於1653年患上了可怕的瘧疾,死在了任上。基恩·馬特塞克遂於阿姆斯特丹高階經理任上,轉升巴達維亞總督,接過了日漸繁榮漢荷貿易,並在與漢洲的密切合作下,壓縮了英國人和法國人在印度的市場空間,繼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公司在印度地區的商業利益。

如今,這些討厭的英國人竟然派出了一個貿易代表團隊,前往漢洲本土,面見漢洲的國王和內閣政府,試圖要建立正式的貿易關係。如此做法,豈不是在挖我們東印度公司的牆角。萬一他們對上了眼,拋開我們荷蘭人,轉而進行密切合作,這對東印度公司而言,不啻於最為致命的威脅。

隨著與漢洲的交往愈來愈深入,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深切的體會到這個國家勃勃的發展勢頭,其實力幾乎以肉眼的速度,迅速的增長。他們的海軍幾乎每年都會有新的戰艦下水,然後投入到作戰序列當中。他們的觸手逐漸深入到東印度群島、明國、日本、朝鮮、馬來以及印度。

而更讓人恐懼的是,漢洲的人口規模和工業產出,也是逐年快速增長,據說,這個國家的人口總數將在未來幾年內輕鬆的突破一百萬。漢洲的生產的工業品種也是越來越多,鋼鐵、造船、軍工、搪瓷、白糖、棉布、皮具、日化、鯨魚加工……,甚至還有原先產自明國的茶葉、瓷器。

荷蘭東印度公司透過自身強大的商業網路和運輸能力,大量轉售漢洲商品,使得公司的總體貿易額和利潤均呈快速增長,雙方已經成為彼此最大的貿易伙伴。

面對這種情形,荷蘭東印度公司自然非常緊張漢洲與英國人之間的關係變化。漢洲若是想獨霸整個東印度群島,那麼尋找另外一個外來勢力,藉機打壓我們東印度公司的實力,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我認為,漢英之間大機率不會建立所謂的商貿關係。”高階商務參贊菲特·里奧斯說道:“畢竟我們與漢洲合作多年,彼此之間的商業利益深度融合。而英國人能給漢洲帶來什麼?他們什麼都沒有,沒有我們遍佈東印度群島和印度地區的商業網路,也沒有我們數量眾多的運輸資源,更沒有我們成熟的金融手段。更重要的是,漢洲人不喜歡英國人。”

“漢洲人不喜歡英國人?”基恩·馬特塞克總督愕然地看著菲特·里奧斯,“他們為何不喜歡英國人?”

“……漢洲認為英國人都是海盜,不值得與之交往,更不值得信任。”巴達維亞海軍司令烏爾貝特·特魯普少將突然插嘴說道:“幾年前,我們與漢洲人組建聯合艦隊巡航印度和馬六甲海域時,不少旗下的軍官反映,漢洲人似乎對英國人充滿了濃濃的敵意,說他們就是一群破壞地區和平的強盜,只知道無恥地掠奪和破壞。而且,他們對於我們在歐洲本土發生的英荷戰爭,也是一邊倒地站在我們這邊。”

“他們甚至一度表示,在抗擊英國人時,可以為我們提供力所能及的軍事和經濟支援,並且不介意雙方就此簽訂一份軍事合作協議。所以,在亞洲地區,我們荷蘭東印度公司甚至完全可以將漢洲當做我們的軍事盟友。”

1635漢風再起 /info98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