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海軍在齊天的提點下,可能是這個時期最早將線列戰術運用到實戰當中,三年前的第二次漢荷戰爭中,安汶海戰、古邦海戰,以兩艘戰列艦為主力,排成一列縱隊,分別以相向而行和同向而行的方式,展開對荷蘭艦隊的線列炮擊,憑藉著己方專業戰艦兇勐的火力,幾乎就在第一輪戰鬥中,就擊垮了荷蘭艦隊的戰鬥信心。

如今,又經過數年的演練,齊國海軍已基本將線列戰術運用的輕車熟路,即使是隻有兩三艘戰船的小規模艦隊,也能在海戰發生時,積極主動地搶佔T字頭位置,將己方最具優勢的側舷炮位對準敵艦的首尾位置,然後以線列戰術,勐烈轟擊敵船,佔據先發優勢。

“守勳,這份《海軍戰鬥訓令》中已經包括了海上作戰和航行的諸多操作細節,從巡航編隊的完整陣型,到一個戰鬥佇列機動為另一個戰鬥佇列,甚至還有大艦隊是如何搜尋到敵軍艦隊以及如何根據現有方法展開戰列線。”齊大江站起身來,親切地拍了拍羅守勳的肩膀,“該《訓令》應為我齊國海軍每位艦隊司令和艦船指揮官隨身攜帶,並將此研熟牢記,在日常航行、訓練以及戰鬥中嚴格執行。”

“……大都督。”羅守勳猶豫了一下,抬頭鄭重地說道:“海軍只有訓令手冊是不夠的!海軍艦隊行進和戰鬥過程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的事務。它的實際運轉是不能僅參照我們編訂的訓令或者規範手冊。因為任何指導手冊所描繪的情景是永遠不完整的,詮釋戰術需要專業的實踐。”

“一個強大的海軍,其戰鬥訓令或者指導手冊與戰鬥實踐應該是最為接近的。反之,官方訓令與戰鬥實踐相脫節,則很容易固化海軍的發展和進步,進而削弱海軍的戰鬥力。我們齊國海軍就必須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相應的戰鬥訓令和指導手冊,使之更加貼近和符合實際的海上戰鬥情況,最終讓我們齊國海軍成為一支正規化、標準化的強大海上力量。”

“說得好!”齊大江聽了,感到莫名振奮,“我齊國海軍有你這般人才,何愁壯大不起來。以後,我們這些老海狗退下去了,海軍中的大梁終將由你們來挑起。你們讀過書,系統地學習過海上作戰技能,又經過這麼些年的海上錘鍊,俺覺得,將來你們的成就將遠遠超過俺們這些粗坯!”

“大都督過譽了!”羅守勳臉色微赫,但自己編撰的《海軍戰鬥訓令》得到齊大江的認可和讚賞,內心深處也是極為興奮。

“大都督,卑職對於我海軍的艦隻新增計劃有一些異議,不知當講不當講?”羅守勳聊了一陣海軍作戰訓令的完善和推進工作後,突然對未來五年海軍艦隻增購計劃表達了不同意見。

“都是自己人,有話但講無妨。”齊大江笑著說道:“本來海軍艦隻增購計劃還未正式上報內閣,俺們一切都可以討論商量。”

“海軍部計劃在未來五年要新增兩艘加強版的漢級戰列艦(排水量達1500噸),卑職認為此舉不妥,應慎重考慮。”羅守勳斟酌著語言,儘量婉轉地說道:“現如今,排除荷蘭東印度公司,不論是南洋地區,還是大明海域,就算是印度地區,我齊國海軍所面對敵人皆為弱小。即使是鄭芝龍所屬水師,儘管船隻眾多,但其不論型制,還是火力,皆不如我海軍明級快速巡航艦。若是再新增兩艘漢級戰列艦,恐會落下無用武之地情形。加之,建造一艘漢級戰列艦,耗費甚大,其所費資金足可新增六到八艘明級戰艦,更能擴充套件我海軍作戰區域。”

“以你之見,新增漢級戰列艦是華而不實之舉?”齊大江沉聲問道。

“大都督,我齊國海軍未來五年的作戰目標是什麼?”羅守勳繼續說道:“卑職認為,未來五年,我齊國海軍的作戰目標依舊是針對大明海域眾多的福船、鳥船、戎克船等中小型船隻,以及南洋、印度地區那些西洋武裝商船。在面對這些對手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動用漢級戰列艦。另外,南洋諸多破碎島嶼,各種狹窄海域地形,都極大地限制了大型戰列艦的作戰條件。”

巨大的、華麗的重型戰列艦,雖然看著威勐無比,代表著一國海上實力的象徵。但在實際戰鬥中,戰列艦的機動靈活性很差,而且海況不好狀況下都無法出海作戰。

1637年下水服役的英國戰列艦“海上君主”號,艦體長51米、寬14.7米,高23.17米,排水量達1600噸,三層甲板戰艦,號稱世界上火力最強的戰艦。艦上裝備了104門火炮,火炮重量加起來就達150多噸。由於火炮太重,嚴重影響這艘戰列艦的機動性。在海況複雜的北海,甚至難以駕馭和參加戰鬥。在1660年,“海上君主”號被迫減肥,一層炮甲板被拆除後,才勉強參加了第二次英荷戰爭。

“但是,戰列艦的戰鬥力足以應對四到五艘普通戰艦的圍攻。三年前,古邦海戰中,漢和號和漢平號,僅以兩艘戰列艦硬抗十餘艘荷蘭武裝商船,而絲毫不落下風。”齊大江心中還是對鉅艦情有獨鍾,“另外,戰列艦不僅火力強大,而且防禦力更甚普通戰艦,即使中彈數十發,也絲毫無損它的行動。在大規模的海戰中,戰列艦完全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存在。”

“大都督,以我們齊國目前所擁有的海軍實力以及兩次對荷戰爭,已經充分證明了我齊國海軍已成為整個南洋地區,乃至大明、印度地區最為強大海上力量之一。在這種情況下,除非荷蘭人孤注一擲不想繼續維持海洋貿易與我齊國再次發生戰爭,卑職判斷,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齊國海軍將不會面臨大規模的海上戰鬥,而是會頻繁與周邊土邦王國,乃至西洋夷人之間的小規模、零星的海上衝突。這就需要我們齊國海軍具有快速部署的能力,並能戰而勝之。”

“可是,大型戰列艦的調派部署,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尤其是還需要抽調相應巡航戰艦跟隨出戰,在面對小規模海上衝突時,就顯得耗費有些過大了,嗯,以商人的說法,就是經濟效用比太低了。”

“那我們未來五年到十年內,一艘戰列艦都不造嗎?”齊大江已然被羅守勳說服,但心中仍有一絲不甘。

“為了保證海軍艦船的先進行和前瞻性,我們可以讓造船場研究和建造若干新型重型戰艦。至於其型制和規模,卑職建議,不妨去向王上諮詢一二。王上對此,必然有獨到之解。”

齊大江點點頭,對羅守勳的建議深以為然。

“王上曾言,這個世上,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誰就控制了世界財富,進而控制了世界。俺希望,在若干年以後,俺們大齊王國的海軍在逐步控制了南洋、馬六甲、印度洋以後,最終能挺進太平洋和大西洋,去與那些西洋夷人去比個高低,爭奪海洋的最終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