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弘治中興 第五十四章 圈套(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眾人的目光望過去,一支配有新式火器的火槍隊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來。在距離草人還有二百步時,所有人都準備射擊,點燃火繩,第一排呈蹲跪姿第二排是立姿,全部瞄準前方的草人準備扣動扳機發射。
“放!”
“砰砰砰,砰砰砰。”
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演武場裡,硝煙瀰漫,陣陣槍響聲過後,套著棉甲的草人早已被打的千瘡百孔。
朱佑樘嘴裡露出一絲微笑,心裡想著這個火繩槍的威力還可以,雖然不能和後世的遂發槍等相比,但是在這個大明朝中期的時代足以威懾敵人。
“轟轟轟—”
傳來一陣炮響,撼天動地。
王恕和馬文升聽見炮響聲同時激動道:“回陛下,陛下發明的火炮試炮成功了!”
其實這門火炮只不過是後面戚家軍中普遍攜帶的。
它有一個名字叫虎墩炮,這種炮在歷史上最早發明改良的應該是嘉靖年間。只不過朱佑樘根據後世的經驗稍微給軍器司的人指導了下,闡述了下想法,沒想到真還成功了,讓這種輕型火炮提前問世,不得不說古人是真的很聰明!
明帝國現在應用的還基本都是佛朗機那種大型火炮。攜帶極為不方便,在遇到複雜地形的時候就難以開展了。而這種炮不僅比鳥銃威力大,可以防禦大隊敵人的火器。最重要的是比佛朗機更輕更加便於隨軍攜帶,尤其是在野戰的時候,機動性更強,防禦時也可以控扼守險隘。
土木堡之變後,明軍精銳盡失,一蹶不振。按照現在明帝國衛所制度廢馳的情況來看,就是原有的大炮一所有一兩門就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的京營新軍已經開始裝備火繩槍、虎蹲炮,過不了多久就可以全軍普及。以冷兵器時代來看,這樣的火器裝備程度足以說得上是世界第一。
看著演武場京營新軍喊聲震天的操練,朱佑樘是又高興又無奈。
可以說他們打出來的每一發“火藥”都是銀子,軍事實力的基礎是經濟實力啊。
朱佑樘沉默了會兒,開口道:“今日京營新軍檢閱,朕很是滿意。火器通知給軍器司再加大生產量吧,爭取早日可以普及全軍。”
“陛下聖明!”
“最近韃靼怎麼老實了許多?朕沒有聽見邊疆有急報。”朱佑樘問道。
王恕頓了頓說道:“臣有一句話,不知道當不當說。”
“愛卿心裡有啥想法就直言吧。”
“韃靼人賊心不變,最近雖然沒有犯我大明邊境,但終究是我大明心腹之患,西北邊防還需得重視啊。”王恕知道皇帝能下旨投入銀子,加大生產火器已經是很大的魄力了,至於西北邊防也是需要大筆銀子,這對於皇帝也是一件麻煩事。原本以為皇帝要猶豫一會兒,誰知朱佑樘想都不想,直接說道:
“嗯…愛卿言之有理,韃靼始終是我大明心腹大患,要想長治久安,我們遲早都得和韃靼決戰。宴海,再傳朕一道旨意,下個月軍器司生產的火器直接送往西北吧。不能讓西北的將士們說朕只重視家裡而忽視了他們呀。”
…
京城裡,京營正在如茶似火的操練,而江浙之地正波譎雲詭。
杭州,何府。
“你當真按我教給你的說了?”
“請部堂老爺放心,小人一五一十的都按部堂大人教的告給了他。”
說話這人是杭州商販子藺鴻志,那日他混進錦官樓,在二樓樓梯處偷聽浙江巡撫何茂勳、布政使魯昆、按察使張文昭、大商人董建中等人談話。原本他只想從何茂勳等人口中得知今年販鹽的情況,好提前做打算,卻不料無意間偷聽見機密事情。就在這時,一個準備上菜的小二發現了藺鴻志,喊了出來,於是才有了後面這些事情。
何茂勳半信半疑,冷聲道:“你也知道欺騙我的下場,要是今天陳輔沒有來找我,我就把你投進海里餵魚。”
何茂勳說的這幾句話雖然雲淡風輕,但也讓藺鴻志嚇的半死。他連忙跪地求饒道:“部堂老爺您饒了我吧,我是真的按您的意思和陳輔說了,至於他來不來那是他的事情啊。您放心我一定不會將那些事兒說出去。”
布政使魯昆撇了撇嘴,向何茂勳說道:“部堂您就放心吧,您看看他那膽子,也不像是敢說出來的人。”
“對對對,小人一定守口如瓶,將這些事情爛到肚子裡。”藺鴻志“砰砰”在地上硬磕了兩個響頭,以表態度。
何茂勳依舊不為所動,淡淡道:“還是不能放你走,萬一你騙了我,以後可找你就麻煩了。我問你,你那日和陳輔說完,他是什麼態度?”
藺鴻志沉默了一下,想了會兒說道:“陳輔很是生氣,將幾位老爺罵了一頓,他罵何老爺是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