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兒來的錢?”楚清問。

小寶:“我攢的呀!”

楚清:“就憑新倫州那條美食街?”

小寶:“怎麼會!你棉田在哪兒,哪兒就有我的美食街!”

楚清:“……我咋不知道?”

小寶:“你好好幹你的事就行了,免得皇上找你麻煩,養著他們還一天事兒事兒的!”

楚清:“……”

楚清:“跟孃親說說你的打算?”

小寶:“也沒詳細的打算,就是怕你到秋收的時候找不到人往回運棉花。再說,運輸成本那麼高,不如就地加工、就地銷售,薄利多銷的事兒,見錢快才是最重要的。”

楚清:“那你的學院都有什麼科目?”

小寶:“暫時分了紡織、造紙、木工、藤編和烹飪五個類別,以後等步入正軌了再增減。”

楚清:“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步入正軌?”

小寶有些羞愧:“孃親,我沒那麼多錢……”

楚清:“你這孩子!你要乾的事情,孃親有不支援的?說吧,差多少?”

小寶:“孃親,你這就……這就……”

楚清:“別不好意思,咱家不都是你管錢嘛!”

小寶:“我是說,孃親你這就太沒頭腦啦!”

楚清:“呃……你這評價很中肯呀!”

小寶:“孃親,我辦學,眼下是不收束脩的,我只要學生們跟我籤契約,學基本技術一個月,材料我出,之後他們要給我做工抵束脩;

一年後再招生時開始收束脩,學制三年,學成後我負責給他們找事做。”

喲,還包教包會包分配呀!

楚清:“那你從哪兒請先生?”

小寶:“我給聶先生寫信了,讓他幫我找一些教識字的先生,其餘的先生都是哥哥們來當。”

楚清:“你說咱家這幫小子?”

小寶:“對呀,二百多個哥哥呢,天天讓你帶著,你還得管他們吃飯……”

楚清:“倒也行,咱家的小子,個個都是一專多能的人才。”

小寶:“孃親,你是名譽山長,黃爺爺和呂爺爺分別是正、副山長。他們會不定期到各校巡講。”

楚清:“那你呢?”

小寶:“我是東家呀!”

楚清覺得越來越跟不上小寶的思路,她竟被一個“古人”的智商給碾壓了!

小寶還不足九歲,想的、乾的事情就不是楚清能夠預料的了。想想親兒子孟懂,十二歲了,還能為捱了一戒尺就摔門而走。

真是不可比。

不!楚清寧願小寶像孟懂一樣,不那麼懂事,不那麼獨立,不那麼……早熟。

寧願小寶學習不好,楚清會像從前那樣跟著操心,大不了吼兒子幾句,兒子再耍耍脾氣。

那至少,她們不用面對殘酷的生存環境,不用應付隨時會出現的危機,就算有什麼事情,至少還有孩子爸爸撐起保護傘……

以前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現在才知道,得不到的不算什麼,失去的才最可貴。

“小寶啊,你這樣會不會……太累?”楚清問。

“放心吧孃親,不出三年,小寶就讓你不想幹的時候隨時解職,想幹就乾點自己喜歡的!”小寶挺著小胸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