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不用戚貴燃說,祥子他們早就報告過了。

“呃……永安公,世子爺的書冊,可否賣給下官一套?下官去買,竟已經賣光了。”戚貴燃正事說完,還想與永安公套套近乎。

他現在想明白了,永安公是頭倔驢,要順著毛摩挲。

“賣光了?”楚清有些吃驚:“第二批的一千套也賣完了?”

一千套,每套十本書呢,就算書坊進貨,大抵不會超過十套,要是規模小的書坊,最多進一套書,然後拆開單賣,算是試貨。

就算楚家在各地都有書坊,也不過是一個州府只有一兩家,有些州府還沒有,而且算日子,北邊還有好多州府應該還沒送到貨才對。

關鍵是書太貴啊,有錢人這麼多嗎?

“世子爺的書,現在是一書難求啊!”戚貴燃感嘆道:“下官原本買過一套,寄去給家中幾個孩子看,結果被下官妹妹看到;

下官就那麼一個妹妹,遠嫁在外,能回家一次不容易,下官母親做主就給了,可這樣一來家中孩兒就沒有了,所以想再買一套;

不想印刻坊那邊說沒有多餘的,現在訂單都完不成,您看……”

戚貴燃的話只有最後一句是真的,就是訂單還沒完成,前邊全是假的,因為他想用這些書討好他妹夫和其他幾位“關係戶”。

戚貴燃可不想在永安府這窮地方待太久,他甚至都沒把妻兒帶過來,他得想辦法活動關係,儘快讓自己換地方。

起初他購買那套書,無非是給永安公和小公爺一點面子,算是示好、捧場。

可誰能想到呢,小公爺是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書一面世,竟就脫銷!

不但書賣得火爆,小公爺的名聲也隨之響徹大宣——“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人送外號“走四方小公爺”。

能買得起書的都是家有餘錢之人,能買得起整套書的,更是大富大貴人家。

不但公子們買,連閨閣小姐也買來看——不能出門看世界,還不能看看遊記解渴嗎?

戚貴燃的妹妹就是因為灌了一腦子的“走四方小公爺”,回孃家探親時看到了這套書,當然要弄到手。

戚貴燃的母親一想,女婿外放今年有望回京,沒準兒能幫兒子活動活動換個地方,自然有求必應。

同時也來信告訴戚貴燃:“你妹妹說了,現在在京都送禮,送這套書是十分有面子的事,因為京都沒有賣的,要是有京都能幫忙辦理調職的朋友,就給送幾套,儘早離開永安府那鬼地方。”

楚家在京都沒有書坊,而且這些書,小寶也不讓往京都運,因為小寶說:“怎麼也得在京都白賺個書坊來才賣!”

這就是小寶與黃照賢談的“加盟”,還得是“自願加盟”的方式。

眼下戚貴燃與楚清這裡提起買書的事,一是有討好之意,二也是打算讓楚清催一下刻印坊的進度,這樣,他就能多搞出來幾套拿去送禮,活動門路。

“戚大人,”小寶說道:“不如這樣,你家有書坊沒有?換我楚家牌子,可以讓你加盟,我給你鋪貨,好處多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