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本侯設宴,目的有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清下頜線條突然變得柔和,一邊嘴角也微微上翹,只是眼睛仍然遮在墨鏡之下。
可越是這樣,人們越是感覺自己得到一句答案,來自臨洋侯的答案——本侯請你,是給你臉,不識相,就滾!
歡迎光臨,好走不送,二選一,選哪個?
正踟躕間,漁網花牆外有楚家小子通報:“巡按御史大人到!”
少頃,人們便看到楚家小子引領巡按御史行至男賓入口處,巡按御史有些詫異地看了看眾位賓客:“眾位都來了?怎不進去?”
這一路,巡按御史一直欣賞著漁網花牆通道,甚至還專門用手扒拉扒拉,看看是真花還是假花。
他也不知道楚清為何設宴,但既然請自己了,便去看看,他可是替天子巡狩的,皇帝關注的人,自己必然也要關注。
巡按御史在楚家小子的帶領下走到主桌,桌上立著名牌,有他的,也有楚清的。
他挑了挑眉頭,覺得這個安排有意思,說失禮吧,也不算失禮,倒是省了入座時相互的客套謙讓。
要知道,人們進個門要禮讓,什麼張大人請、李大人先請的,三翻四次後,好不容易該入座了,又要客套一番,又是您請、您先請。
把名牌立在桌上,又不是直呼名諱,而是標註的官銜,不算失禮,對號入座,省時省事。
不過倒是勾起些當初科舉考試時的回憶,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對號入座,當年,自己拿的什麼號來著?噢對,“東寒字十二”。
又聯想到剛才從花牆通道過來時引領的小廝,這不跟舉著“照準牌”的衙吏引領考生進門、排隊一樣麼?
這麼一想,不由啞然失笑,這個臨洋侯,搞得跟科舉一樣,讓人莫名懷念又緊張了一下。
巡按御史剛一坐下,便露出微笑,這讓還在入口處猶豫不決的人們心裡“咯噔”了一下。
他們得出以下結論——
一、今次宴會主要是招待巡按御史的,他們都是陪客;
二、巡按御史並不覺得會場安排不妥,甚至頗為讚賞,他們的挑剔很可笑;
三、巡按御史很給臨洋侯面子,看來臨洋侯在京都並非他們想象的那樣不受待見;
四、之前傳說皇帝有意讓臨洋侯的兒子下場科舉這件事,應該是真的,皇帝應是真的看中臨洋侯。
男賓們面面相覷不到一個呼吸,便都確認了眼神,紛紛重拾喜悅之情,相互禮讓:“張大人請!李大人請!”
而入口處楚家領位小子的聲音也傳出:“請大人們排隊入場,對號入座!”
花牆圍起的宴會場地並不很大,花牆也並不隔音,男賓與女賓入口雖然分在兩邊,但是場地內所發生的的事情,幾乎兩邊都能聽到。
於是,女賓那一側的入口也打破了沉寂,釵環叮噹、裙裾簌簌,伴著女眷們的輕聲細語,也往桌邊行去。
人們來時路上的設想全都沒用,一個個如鵪鶉般灰溜溜尋找座位去了。
楚清頂了頂鼻樑上的大墨鏡,有些訕訕——大墨鏡沒帶來啥效果,都不如巡按御史的效果好。
這種事兒,如果反過來換做楚清遭遇,她會立馬走人。
而只要她帶頭走人,總會有人跟著撤離,這就是人的趨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