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沒人有楚清的魄力。

在楚清以不善的姿態對待他們時,他們方才意識到,對方沒什麼不敢的,人家是侯爵,地位比他們高。

人家地位不高時都敢炮轟沃斯王,地位高了,還有什麼不敢的?

有些“弼馬溫”,是不容小覷的。

隨著一道道菜品擺滿桌,伴著令人垂涎的香氣,楚清開始了宴會之前的寒暄與發言:

“今日本侯設宴,目的有三;

一,本侯初到此地,為的是開辦海鹽場,卻一直未曾與諸位正式會面,為便於今後辦差,今日相聚一堂,我們彼此熟悉一下;

二、御史大人來淦州也奔波辛苦,且為等本侯,耽誤不少時日,本侯藉此機會,表達一下對大人的歉意;

當然,今天各縣衙門均有來人,御史大人若有需瞭解的情況,也可以省些往來的奔波;

三、近日本侯收到不少拜帖和請帖,但本侯事忙,無法分身一一接待和回應,針對大家所想、以及對犬子的關愛,便組了今天這麼一個局,統一進行回應;

今天的海鮮宴,本侯請了青瓦臺的大廚掌勺,除提供各種新鮮海產之外,還採用了與眾不同的烹飪方法,希望諸位喜歡;

雖然這算做家宴,但畢竟不在本侯府邸,照顧未必周到,出於方便計,第一輪菜現已上齊,菜量不大,只為做參照;

如果諸位覺得哪道菜合胃口,或是想品嚐更多菜品,看到沒,兩則設有桌案,那裡菜品齊全,諸位可自行添菜。”

說到這裡,楚清舉起酒杯:“希望大家吃好,喝好!”

在心理學和記憶法中,都有個“首尾原則”的說法,大概是說,人們傾向於記住最開始發生的事情和最後發生的事情。

而發生在中間的事情往往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影響。

因此,男賓席這邊,大部分人的目光已經掃向兩側桌案上的菜品,並對這種“自助”方式感到驚訝。

驚訝是因為,他們竟然需要自己動手,當然,也可以由他們帶來的小廝代勞,但這不是有些待客不周嗎?臨洋侯怎會如此安排?

不過看到菜品,多少有些理解了。

海鮮嘛,很多是帶殼的,除去殼,吃不上幾口肉,看來確實需要不停填菜,而臨洋侯也說了,不在她府邸,估計是沒那麼多下人可用吧?

這麼一想,便又開始鄙視起臨洋侯來——畢竟出身低微,沒有家族底蘊,不然,怎會下人僕從都不夠數?好歹是侯爵呢!

而女賓這邊則不同,她們帶著女兒侄女外甥女的來了一堆,為的是與臨洋侯家扯上姻緣,所以,當她們聽到第三條時,之前的便忘了,之後的也沒聽進去。

“統一回應”是啥意思?

結親,不該是兩家秘密進行,待有了進展才公開麼?什麼就叫“統一回應”了呢?

今天來的這些人,全都是跟自家打著同樣主意的?

女賓席中不論是夫人們還是年輕姑娘們,都暗地裡相互打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