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說起鄭國,戰國時期韓國有個叫鄭國的,知道不?”

皇子們一臉茫然:鄭國?剛才不是說春秋時期的國家嗎?

“鄭國!”小寶強調:“鄭國渠知道不?戰國時期韓國的水工,人家可是水利專家,修了鄭國渠!”

皇子們還是茫然,小寶也迷惑了:“你們不讀《史記》的嗎?

鄭國修渠是真,可也擔負延緩秦軍東出步伐的使命,修渠一段時間後被秦王嬴政察覺;

將其緝拿時,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嬴政在充分分析利弊之後,最終又一次乾坤獨斷,命令鄭國繼續修渠!

《史記》裡曰了:‘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後來漢武帝時……”

小寶說了一堆,皇子們反應淡淡。

這個世界很多古早的典籍雖與小寶的世界相同,但是地理位置卻有很大變化,對照不上,使得很多學者只能看過就罷,無法深入探究。

再往深說,學者們偏重於理論研究,而研究的理論物件,就個體講,為仁、義、禮、智、聖(信)、恕、忠、孝、悌等思想。

換句話說,推崇精神指導,而對於涉及實用科學方面,並不很重視,以至於小寶提起的《齊民要術》之類的書籍,往往被當做可有可無的讀本,為課外讀物。

片面些講,大宣的讀書人圈子裡,哲學為主修科目,其他為輔修。

對於皇子們來說,除了大皇子和三皇子有興致能看一眼這些“課外讀物”,其他皇子不但看過就罷,根本就是看過就忘!

不過他們也聽明白了:有姓國的,也有叫國的,很平常,這不足以說明什麼。

“我們家有八個家丁,叫‘昌平盛世,國泰民安’,還有八個婢女,叫‘壯麗河山,錦繡萬年’;

我楚家手下的人姓名都有可查之處;申報戶籍的時候為何沒人指摘?為何無人彈劾?”

小寶掃視十位皇子們的表情,說道:“我孃親用最美的祝福,為大宣祈願,你們,不同意嗎?”

小寶深知,“謀反”風波不會真正結束,皇帝只是在對“使用”楚清的利和弊之間進行取捨而已。

表面上把孃親糊弄過去,但實際上,皇帝還是留了後手,不然,他也不會被扣在宮裡。

不過,小寶用自己掌握的運輸線路造成經濟動盪,雖說動盪得比較輕微,但是讓各個財團看到利益,紛紛出洞哄抬物價,把這種動盪擴大,給皇帝造成不安。

然後皇帝不得不把楚清放出去,讓她繼續給皇帝效力。

因為楚清的賺錢路子與那些財團不同,楚清不是跟各大財團分已有的資源,而是另闢蹊徑,對這個世界來說,完全是科技與狠活兒,財團們掌控不了。

小寶沒有能力讓自己和孃親一起全身而退,但是,他想只要能讓孃親獲得自由,自己怎樣都無所謂。

他一定要成為孃親的盔甲。

*注:姓名裡有國字的名人:

國僑:即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大夫。

國弱,又名國景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政治人物。

國淵:三國時魏國人,是後漢經學大師鄭玄的學生。

國用安:清代楚雄鎮總兵,滿洲鑲黃旗人。

曾國藩:晚清政治軍事人物、湘軍首領。原名曾子城,其座師穆彰阿覺得曾國藩的原名不夠有格局,便給他改名為曾國藩。

馮國璋: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直係軍閥的首領。

名中帶“國”字的名人,你還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