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民生,佔一半(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清是在從宮裡出來後的一天夜裡,因睡不著推開窗戶吹冷風,看到四兒在青瓦臺後巷,把什麼東西從小甘甘腿上拿下來,才意識到自己能出宮,大概是小寶搞得名堂。
至於名堂是什麼,她直到天明才似乎摸到一點思路。
“傻孩子。”楚清喃喃。沒想到,自己竟成為孩子的拖累。
只是,小寶是如何做到控制當前局面的,楚清卻是想不清楚。
想不清楚,便更睡不著。
出宮這些日子,楚清每日都往周邊府縣跑,甚至去當地村戶收購自己幾處店面所需的原材料。
比如食材方面,楚清派人深入鄉村挨家挨戶收購野味、乾貨、炒貨等,可收購,也可以兌換糧食。
通常商人從民間收購貨物的程式是這樣的:假設一個地方,幾個村落都是以養蜂為主要經濟來源,那麼商人會派人來到此地進行定價,收購他們手裡的蜂蜜。
這種定價通常很低,但是長期有效,當地人可以常年向商人提供貨物,也就能常年獲得一份固定收入。
而商人也是以此控制成本,不管年景如何,一斤蜂蜜收購價不足八文錢,但是外面是什麼價錢,誰也不知道,因為村民也沒地方打聽。
村民們走過最遠的路,怕就是上山養蜂那段山路。
重陽節前後,京都裡百花蜜都已經漲到二百文一斤,並且此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更別說棗花蜜、槐花蜜、龍眼蜜等花種單一的蜂蜜。
相應的,新增蜂蜜的點心、菜品也都價格奇高,糕點鋪子、酒樓食店便也都貴的離譜。
楚家人來收購,剛開始收不到多少,因為村民們擔心以後訂購商人不再買他們的貨。
但是楚家小子也有對付他們的辦法:“我說村長,咱也不收你們太多,你們各家總有剩下的或者自留的吧?
十斤八斤我們收,三斤兩斤我們也不嫌少,價錢可是翻倍,蜂蜜你們平時多少錢一斤?十文?不是吧?我可聽說是八文……
行,就當是十文,我們二十文一斤收,怎樣?你們把多餘的賣給我們就行!
什麼?你說每家也剩不下什麼?
老爺子,咱實話實說哈,我們青瓦臺你知道不?京都青瓦臺,那是皇上幫忙開張的大店!多少有錢人想借我們的名頭開分號,我們都不讓的!
我們青瓦臺可以同你們籤契,也常年收購,如何?二十文一斤,不壓價,只要品質合格我們就收!
當然,咱也知道你們心裡有顧慮,有顧慮不怕,你們可以先跟我們合作一把,手裡剩的賣給我們就行,不然你們替誰扛著價?
扛了半天價,人家還是一斤八文收你們的蜜吧?夠你們買多少糧食的?現在糧價多少都知道吧?
你們也可以用蜂蜜跟我們換糧食,兩種方式你們挑!”
一句“你們替誰扛價,扛價對你們有什麼好處”,讓小子們在各地散戶中收來不少食材,尤其以山貨居多,各種菌菇、木耳、榛子,松籽,山核桃,靈芝,天麻,黑螞蟻……
反正有啥收啥,倒是極大豐富了青瓦臺的菜品,只三天就收穫頗豐。
就在楚清準備用同樣辦法從百姓手中收購或換購葛布的時候,腦袋上彆著一簇大大的、紅豔豔的雞冠花絨花的水毛毛找到了楚清。
重陽節當天的菊花和茱萸果絨花一從皇宮中流出,馬上引領風潮,第二天寶清祥就推出各種秋季時令花朵的絨花,數量不多,預購從速,能買到一朵,得走後門。
水毛毛能搞到,可見在楚清看不見的地方,他有自己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