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想到小寶說過自己是秀才,那麼《孝經》應是早已學過的,既然背的這麼熟,想來再考校釋義也沒什麼必要。

可是氣不過啊,這小子沒配合他給皇子們補課!

於是先生又道:“你即便是旁聽生,也要遵守規矩,怎可於課堂之上開小差?”

小寶轉了轉眼珠子,先生突然感覺不太好,可為什麼感覺不好也想不明白,有時候直覺最靈驗,便想叫小寶坐下。

豈料,先生的直覺還是慢了些,小寶已然回答了:“先生,學生沒有開小差;

學生是旁聽生,在旁邊聽著就行,所以上課只用耳朵便可;

可是,學生的手不用聽課,所以手在做自己的事情……”

“你!”先生這次忍不住了,就要開罵,旁聽生怎麼了?旁聽生也得聽先生的!

小寶的聲音沒斷,繼續說:“學生沒有影響課堂秩序,更沒有影響其他人學習;

倒是先生,您把功夫都用在學生身上,豈不是耽誤了皇子們的課業?不好,不好!

先生,您是給皇子當老師的,首要的便是責任心,您哪怕學問不過硬都問題不大,但是責任心不強可堅決不行。”

小寶說得語重心長,先生氣得七竅生煙!

只是,小寶往先生的責任心上將了一軍,先生就算再氣也不能甩袖子就走,那不是對皇子們的課業更不負責任嗎?

也是因為有上一次先生避之不及的拂袖離去,讓皇子們保護先生這個“弱勢群體”的行為變得可笑,這次皇子們都沒有聲援先生。

尤其老九和老十,不說抄書手腕子多酸,單說在皇子們中間有多丟臉,就足以讓他們對先生的窘態視而不見。

而且先生繼續講課了,沒耽誤課時,那就不會傳到皇帝那裡去,皇子們相對也安心些。

可真沒傳到皇帝耳中嗎?怎麼可能!

有上次那麼一出,小寶就算在皇帝心裡掛了號了,一個人單挑了自己幾個兒子,皇帝不上心才怪。

晚膳時,楚清又被公主請去一起吃,皇帝和皇后也過來了,又不久,小寶也過來了。

搞什麼?楚清心中忐忑:皇宮真的不是好地方,一到吃飯就不安分!

小寶被通知去公主那邊用膳,倒是非常高興,因為那代表能見到孃親,可惜,還有皇帝和皇后兩個,讓小寶的興奮勁頓時消減一大半。

“楚懂,功課難不難,還是太容易,要不要單獨給你請先生?”公主問道,從表情看去,似乎是對小寶功課的一種好奇。

實際上,把小寶叫來吃飯,還是以自己的名義,昭華公主就有種預感:肯定是這小子今天又修理她幾個兄弟了。

只是父皇和母后都過來,昭華就有些擔心,這小子不是闖了大禍吧?所以公主給起個頭,把話題引開,讓父皇和母后往給小寶換先生的方向引。

小寶一聽此問,還有啥不明白的?白天的事兒又讓皇帝知道了唄!

只是這次又沒針對皇子們,皇帝至於就跑來興師問罪嗎?

“還行,”小寶答道:“不算難,也不算容易,一個先生一個講法,總有收穫。”

不提教學質量和授課進度,只說有收穫,言外之意皇帝的恩惠咱領情。

楚清還不知道今天發生的事情,但是上次兩位皇子因與小寶鬥嘴挨罰卻是知道的,因為她被兩位後宮的嬪妃言語上刺了幾句。

不痛不癢的,楚清就不太在意,自己兒子沒吃虧就行。

可今日皇帝皇后都來了,這可就讓楚清有些擔心了。

她用眼神詢問小寶:今兒誰惹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