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生,這你就不知道了,啥玩意兒多了都嚇人哪!螞蟻多了,房子都給你啃塌了,蝗蟲多了,別說鳥,家裡的狗都夾著尾巴躲進屋子裡去!”

“他們懂什麼,一群小孩崽子!那時候你就是把衣服脫下來往空中抽一下,都能抽下來上百隻蝗蟲。”

因為蝗蟲和糧食需要過秤後再兌換,因此速度並不快,排隊的人參與聊天的就越發多了起來。

很快,發起話頭的人不再是聊天的中心,而是轉移到見多識廣、閱歷豐富的老人們身上。

有的老人並不善於言辭,但是從他的表情就能讓人感到“萬蝗過境、片草不留”的絕望。

隊伍一下子又沉悶起來。

很快,有性格開朗的年輕人打破這份沉悶,說道:

“可惜啦!要是現在有那麼多蝗蟲,咱們一甩衣服抽一群、一甩衣服抽一群,那得換多少糧食回來!”

“哈哈哈,可不是!你都不知道,我為了這些蝗蟲,揮著抄子在田裡揮了一上午,跑了四畝地呢!”

“你在田裡揮抄子?不怕把稻子都抽壞了?正結穗呢!”

“算了吧!不知道你家的怎樣,我們家地裡的稻穗,大半是癟的,與其費勁看著它長不出粒,不如好好捉蝗蟲呢,興許換來的糧食都比它長得多!”

“還真是,我家地裡也都是癟殼穗,不成回頭我也上地裡捉蝗蟲去!”

“我聽我媳婦說,她孃家那村全下地捉蝗蟲,她孃家也是,全家老小都出動了,結果搞得蝗蟲都不敢扎堆,捉得可費勁了!”

小寶聽著,心情很是複雜。

孃親說了,要是等到蝗蟲漫天的時候,蝗蟲就該變成黑色的了,那時候就有叫什麼晴什麼酸的劇毒,雞鴨、飛鳥都不敢吃,人力捕蝗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年輕人重新把聊天的興頭提起來,大家聊的內容就有了延伸:

“哎我說,眼瞅著夏收了,夏收完還給不給繼續換糧食?”

“你們說,他們為啥換蝗蟲啊?”

“不能是發善心吧?發善心直接開粥棚多好?”

“是啊,你問問,他們少東家在那站著呢!”

“你咋不問,攛掇我幹啥?”

“你說,他換這麼多蝗蟲,能是吃不?前幾日不就說他讓人捉蝗蟲吃,得罪蝗神嗎?”

“也不是那麼說,說的是他連捉都不對!”

“要細想起來,菜蟲都得捉,為啥不能捉蝗蟲,是吧?”

“也是,要是蝗神真保佑咱,還能把蝗蟲派來啃莊稼?”

“你們吃過蝗蟲沒?我吃過,不好吃!”

“你咋吃的?生吃的?”

“沒有,那哪兒敢,我煮著吃的,腥臭!不好吃!”

“人家小公子是烤的!”

“那回頭我也烤著試試!”

“你捨得?不換糧食啦?”

“就烤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