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香滿口,一下子讓小妹笑眯了眼。

把棗子倒到砧板上,於小暖取來那把大刀,開始下一步的切碎工作。

需要把棗子儘量切得細碎些,卻又不能直接用棗泥。這樣的顆粒狀口感才會在細膩的糕體裡顯得更有層次感。

把切好的棗子放到盆裡,於小暖又加了些牛奶和蜂蜜進去。罈子裡的酒也舀上了一點之後,於小暖仔細地攪拌著,讓棗子碎充分吸收水分,變得溼潤飽滿。

“嫂子,雞蛋打出氣泡了。”老二大氣不喘地招呼起於小暖。

於小暖輕輕拍了拍老二的胳膊:“酸不酸?”

“沒事,不累。”老二的憨笑裡,一點說謊的痕跡都沒有。

“那好,一會累了就跟嫂子說,換嫂子來打。”於小暖交代了一句,在蛋液里加了些糖,讓老二繼續攪打起來。

打到有小細泡的時候,於小暖突然叫了停:“再加點糖。”

攪打的工作再次繼續。

直到老二的額頭微微滲出細汗,盆裡的蛋液也終於攪打得差不多了。

加適量的油,攪勻。

再把棗子碎分兩次加進去,分別攪勻。

家裡有一箇舊篩子,剛好用來篩面。

面也和棗粒一樣,分兩次加進去。

不同的是,於小暖特意用了翻切的方法來進行攪拌。這樣攪出來的麵糊,既均勻,又不會被攪出筋來。

攪好的麵糊看上去是一灘棕黃色,根本不起眼。可若是湊近了聞,即使是生面,裡面的香甜氣息也掩藏不住。

村裡就有鐵匠,從鎮上回來的第二天,於小暖便上門訂做了兩個方形的大鐵盤,作為蛋糕的模具。

之前三小隻問她這鐵盤是做什麼用,於小暖笑而不答。

現在見她把鐵盤端了出來,擦拭得乾乾淨淨,三小隻這才恍然大悟。

這鐵盤,正是烤制棗糕的模具。

沒有耐高溫的油紙,於小暖便在鐵盤上精細地抹了一薄層油,之後把麵糊倒了進去。

抬起一角輕輕震平,麵糊裡的氣泡去掉的七七八八後,於小暖又拈了一小把白芝麻,均勻地灑在麵糊之上。

老三已經把烤爐生好了火。

麵糊進爐,之後便是略顯漫長的等待。

說實話,於小暖對這第一爐到底能不能烤製成功,心裡多少也有點沒底。

沒有溫度計,製作便全靠觀察才行。

好在她沒有選擇用明火,而是在柴火上覆灰,小火慢慢燜烤的方式來進行加熱。這樣一來,裡面的麵糊受熱會比較均勻,也不會有太大的菸灰味混進去。

烤了不到兩刻鐘時,爐子裡的甜香氣便飄了出來。

冷懷逸用餘光瞄了於小暖一眼,見她還沒有要取出來的意思,不禁皺了皺眉。

這吃食的味道,是不是有點太霸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