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丹陛,龍椅上,坐著大明朝迄今為止最為年輕的皇帝。

坐在這個位置,對於醫科生出身有著敏銳觀察力的王迪而言,他覺得,相較於教室的講臺,此地的視線開闊度,簡直稱得上是一絕。

但凡進了奉天殿內的,除非個頭太矮被前面的高個子完全給遮擋住了,否則,沒有一個臣子的神態變化,可以逃得出他的視線。

讓王迪感到更好玩也有點好笑的就是,臣子們遮遮掩掩的小動作,就像課堂上沒有認真聽講的學生一樣……

自認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小動作無人可知,其實則不然。

如果……

應該是沒有如果了。

龍椅這頑意,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往這上面坐啊。

就在剛剛,坐在最前排的三楊閣老和英國公張輔等人打量斜後方的于謙,他們以為很隱秘,但在王迪的眼中,還是太明顯了。

《基因大時代》

至於他們為啥去瞅于謙,王迪還是可以猜到點的。

不過也無所謂了,現如今,臣子們腦子裡在想些啥,王迪已是懶得再費心思去瞎琢磨了。

畢竟,新政是出自他這位皇帝的手,不像前朝出自各位名相之手的變法改革那樣,最終落得箇中道而廢的結局。

只要不像創業多半生的劉大耳朵那樣中道崩阻,只要後繼之輩不是個不聽話的逆子,那麼……

大勢將成的新政,豈是區區人力可以阻擋!?

思量至此,操著淡淡的語氣,王迪繼續講道:“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縱使家中有丁有地,一旦趕上了天災人禍,最好的結局,無非是人保住了,地卻沒了。”

“石守道在《徂徠石先生文集》講到了,豪強兼併,權要橫暴,則貧人困矣。”

“富家得田貧納租,年年舊租結新債…坊間的這句順口溜,朕聽聞以後,再結合書中所學的有限知識,心裡很是憂慮啊!”

“歷朝歷代,貴族豪紳,依仗權勢侵佔民田的案例,可謂比比皆是。”

“侵佔了,如果都能像普通農戶那樣正常繳納田賦的話,倒也罷了。”

“問題是,這些手中握有大片良田的人,還會以‘掛名投靠’或是勾結奸猾官吏隱瞞田畝的方法,以此逃避本就不多的田賦,因而導致私家日富公家日貧,最終迎來國匱民窮改朝換代的結局。”

“大明立國了幾十年,這事說多也不多,說少呢,也不少……”

“諸位愛卿,爾等可否告訴朕,為了大明朝的萬世基業,如若嚴格按照太祖高皇帝頒佈的律法,將爾等手中多出來的良田分與窮苦百姓,爾等可心甘情願?”

“縱使爾等這些食君之祿的臣子們心甘情願,那這天下的鄉紳地主,爾等覺得,他們是否願意讓出手中的良田?”

“縱使都願意,朕也擔心,幾十年過去以後,爾等誰敢向朕拍著胸脯保證,不會重現目前這種愈發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

雖說皇帝質問的語氣,很是平淡,讓人覺察不到絲毫的怒意或是不滿。

但是,滿朝文武百官的心,少有不提到嗓子眼的。

好在是,問完以後,皇帝的臉上,又掛起了一抹極具親和力的微笑,讓人觀望之,便心生暖意。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的內心,雖然還是處在提心吊膽的狀態吧……

但微笑的力量,卻是能讓他們靜下心來,琢磨出一點皇帝言語中的題外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