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皇帝的野心真不小!(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反對皇帝大舉用兵的這個三人當中,目前他官職最低,也屬他對軍機大事最為了解,所以由他率先站出來說話,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從他口中將出來的言語,即給皇帝講明瞭草原各部族的關係,又提出了此次御駕親征的最優方案,順帶著還同皇帝分析了犂庭掃穴極有可能發生的可怕結果。
只不過他這一番言辭,看似四平八穩滴水不漏,卻又顯得太過籠統了。
最起碼,對於現場的其餘五位武勳而言,犂庭掃穴還真不是太難的事情。
自古以來,文人便是呆在皇帝身邊出謀劃策治理國家,武將則是跨馬征戰替皇帝打天下宣揚國威。
先帝在位的十年期間,除了即位平定漢王叛亂和宣德三年親征兀良哈三衛的寬河之戰以外……
一直到現在,承平日久了近三十年的時間,基本上是再未遇見過大的戰事了。
大明立國還未有百年,如此長的時間內未有戰事,雖說這種局面是人人都喜歡的太平盛世好光景,但對於靠戰功晉升的武勳而言,這貌似不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現在好了,年輕的正統皇帝,很有野心,也很有想法。
遇到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不拼命撈一把軍功,豈能對得起宗族還有自己的後人?
“陛下,少司馬此言非虛!”
“然,此次陛下御駕親征,我大明軍械輜重準備充足,三大營的精兵猛騎不下二十萬之數,且個個都是驍勇善戰之輩!”
“只要妥當的運籌帷幄一番,如若能滅了也先和脫脫不花的六萬精騎,那犁庭掃穴便再無後顧之憂。”
“到了那時,臣欲效仿漢時封狼居胥的冠軍侯,領三千精騎掃蕩大漠,為陛下達成所願!”
進言之人,是駙馬都尉井源。
如若以尋常百姓的話來講,此人便是皇帝的大姑父。
雖說他的職責僅是在皇帝外出時掌管駕馭副車的馬匹,按照後世的說法,應該算是領導的專職司機,但此人那一身躍馬揮刀之術,絕非常人能及。
更重要的是,比起那些仰仗祖蔭從未上過戰場的‘勳二代’、‘勳三代’而言……
自幼入學飽讀詩書酷愛習武的駙馬都尉井源,人家當年跟隨太宗文皇帝連番征討韃虜,當真是驍勇善戰,出奇制勝立下了赫赫戰功。
說此人是一員能征善戰的智將,絕對沒有一點誇張的成分。
本來呢,結合兵部擬定的作戰計劃,井源所思所想皆是要以正統皇帝的安危為重。
畢竟皇帝太年輕了,年輕到還沒有大婚生有子嗣……
然而當王振這個大太監被皇帝火速果決治罪以後,再次面對這位年輕的正統皇帝時,井源竟從他的身上發現了看到了太宗文皇帝還有先帝的些許影子。
武人的直覺告訴他,眼前這位剛剛親政才沒多久的年輕皇帝,絕對不像先前傳聞的那樣殆荒朝政。
這便讓他不由在心中感嘆,聖朝自打立國以來,竟是連出了五位聖君。
有了這種想法,他那顆為國盡忠且又好戰的心也隨之燃了起來。
“好!”
“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