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手和看得劍的手都要用好。

未央宮,溫室殿外

幾名公卿大臣此刻正在殿外等候劉襄召見,在等待之際閒談起來,聊的主要話題就是匈奴戰事和打擊豪強兩件當前漢帝國的主線任務。

“如今已經入秋,往年這個時候匈奴人就會騷擾我大漢邊境,搶劫過冬物資,今年秋季倒是格外的安靜啊!”廷尉田叔笑著說道。

“如今匈奴人都忙著內鬥,哪裡有空南下,如今他們的戰馬正是最膘肥的時候,倒也方便他們狗咬狗!”召平應聲道。

作為治粟內史的他,往年這個時候最憂愁匈奴會南下劫掠他們米粟,他這個管谷貨必須要統籌安排米粟,來確保漢帝國邊境百姓和守軍能夠平穩過冬,今年少了匈奴侵擾,倒是省心不少。

“如今北方威脅暫無,陛下一下子將重心放在了那幫豪強身上,國庫一下子充實了不少,短短一個月時間,修築朔方邊城的資金一下就齊了啊!豪強果真財力雄厚啊!”典客馮敬感慨道,他知道豪強有錢,卻沒有想到他們這麼有錢。

“陛下登基以來,還未曾對豪強對過手,七八年時間足夠這幫沒有被遷徙守陵的豪強積累財富了,殊不知他們是替國庫保管錢財。”

“郅都在臨淄郡的打壓豪族行為,即便是我聞之都不寒而慄,更何況那幫本來就心中有鬼的豪強呢!哪一個不得老老實實的繳納錢財,否則郅都一到就不那麼好說話了。”少府卿劉舍緩緩說道。

這一次從豪強那裡所得錢財,有近四成入了少府府庫,將這位年輕的少府卿給高興了好一陣。

幾人雖然聊到郅都懲辦豪強,可都默契的對前左丞相清郭侯自殺一事閉口不談,似乎不知道有這件事一般。

“兩位丞相與御史大夫到了,我等準備入殿吧。”奉常劉雄渠看見從遠處走來的三公開口說道。

眾人聞聲也不再言語,整理起自己的衣冠來,準備進殿。

皇帝與三公坐而論道,作為皇帝之下權力最大的三公自然要比九卿來的晚一點,如此方才能凸顯他們的地位。

“諸公都至了,勞煩公公給陛下說下。”張蒼笑著對殿門外的宮人說道。

“是。”

“陛下,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少府卿等一眾官員俱已至。”北宮伯子恭聲說道。

“讓他們進來吧。”劉襄淡淡說道。

“是。”

北宮伯子躬身一禮,緩緩走向殿外。

“陛下請諸公入殿。”北宮伯子對著殿外幾名公卿大臣恭聲說道。

“有勞北宮公。”張蒼拱手一禮道。 無錯更新@

“哪裡,右丞相請。”北宮連忙回禮,側身請張蒼入殿。

三公九卿以張蒼為首緩緩走入溫室殿內。

“臣等參見陛下。”

“諸公免禮,賜座。”

三公九卿依次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恭敬的看著劉襄。

“朕欲將鹽池山澤之利收歸國有,以擴充國庫收入。”劉襄緩緩說道。

三公九卿倒也不是特別震驚,漢初高皇帝開國後將冶鐵、採礦、煮鹽等山澤之源下放給私人經營,聽民自由開採,來恢復經濟;呂后掌管朝政後就開始頒佈律法禁止起來,只是管的不嚴,沒有形成專門的鹽鐵專賣制度。

劉襄實施鹽鐵官營政策的壓力相對武帝能夠小點,畢竟武帝是在其祖父文帝廢除呂后時期的禁令,“馳山澤之利”的基礎推行的,反對的呼聲自然大,誰也不希望失去既得利益。

劉襄如今推行鹽鐵官營還有呂后時期的禁令作為基礎,畢竟他沒有如同文帝一般對於呂后頒佈的法令進行大範圍廢除。

“回稟陛下,自高皇帝開國便將煮鹽、冶鐵等山澤之源讓於百姓;孝惠皇帝時復弛商賈之律,鼓勵鹽鐵民間生產。歷經兩朝時間,民間湧。(本章未完!

第三百二十五章 鹽鐵官營2

現出一大批依靠鹽鐵等山澤之利而富的商人,他們長期經營積累的煮鹽冶鐵經驗遠勝於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