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十四章 鹽鐵官營1(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生者稱滷,煮成者為鹽。
郅都在臨淄郡“大者誅全族,小者殺其身”,一口氣殺了數百名駟氏、魏氏宗族子弟的惡名,在劉襄的有意而為之下,迅速向大漢各郡國散佈。
各郡國豪強大姓聽聞臨淄之事後無不膽戰心驚,生怕郅都下一個便來收拾自己家族,紛紛收斂其平日裡囂張跋扈的行為,主動向地方官府示好,“熱心”捐款幫助朝廷建設朔方郡。
這其中又一齊地諸郡表現最為積極,膠東郡晏氏將大半家產變賣所得錢財上交於膠東郡府、琅琊郡王氏二百餘名男丁集體要求去朔方郡戍邊、濟北郡歐氏家主歐山大義滅親宗族子弟三十六人。
漢初的豪強遠遠無法與東漢的豪強相提並論,最多武斷鄉曲,還無法操控地方政府,沒有私人武裝力量。面對來自長安的整治,這些豪強大姓能做的就是及時止損,以保留宗族血脈為目標,絲毫不敢反抗朝廷法令。
長樂宮、溫室殿
“嗯,不錯!不錯!郅都整治臨淄郡才過去一個月,就收上來這麼多錢財,如此一來建設朔方郡的開銷朕就不必費心了。”劉襄看著各郡報上來的豪強“捐款義舉”,欣慰的誇讚道。
“陛下,有郡守詢問是否對那些捐款貢獻大的豪強大姓在審判罪行上網開一面?”左丞相許文恭聲道。
劉襄讓許文出任左丞相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來軍功集團在朝堂的實力雄厚,不能讓其佔據左右丞相;二來許文是齊地舊臣、當年多次替劉襄出謀劃策過。
“漢律如何規定就如何辦。若是今日郡國官員對他們網開一面,他日郡國官員就能與他們沆瀣一氣。”劉襄沉聲說道,語氣不容置疑。
開玩笑,豪強大姓可是老劉家的韭菜,若是因為一點點韭菜花就不割這一茬韭菜了,那下一茬韭菜還能順順利利成長嗎?老劉家還能舒舒服服吃韭菜嗎?
“是。”許文恭聲道。
“陛下,如今我大漢邊境安定,國庫餘財,臣懇請陛下著手修建帝陵,以彰天子之貴。”少府卿劉舍恭聲說道。
“陛下,此番整頓郡國豪強,其財富驚人,若是不定期對其遷徙,必然會使其割據。”御史大夫申屠嘉恭聲道。
“善。”
“朕力崇節儉,朕之陵墓便依山修建吧。”劉襄思付片刻緩緩說道。
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老劉家皇帝受秦朝影響極深,在修建陵墓上向秦始皇靠攏,追求高大墓冢,若是依山而修,能夠花費小點,還能防盜。
“陛下聖明!”群臣恭聲道。
“爾等都退下吧!少府卿留下。”劉襄淡淡說道。
“是。”
群臣在宮人的攙扶下起身,舒緩了一下跪坐麻的雙腿,緩緩退出了溫室殿。
“朕讓卿在吳地操辦的曬鹽一事如何了?”在群臣離去後,劉襄問向劉舍道。
“回稟陛下,臣依照陛下所言命少府鹽官在吳地開設鹽場曬鹽,所出之鹽無論是口感、色澤還是成本都遠勝於煎制之鹽,技術已然成熟。”劉舍恭聲說道。
古人對鹽的獲取,可分為海鹽、井鹽、池鹽等方式。這幾種方法中,海鹽的產量無疑是最多的,看看如今大漢齊地、吳地等沿海地區的富庶便可知曉。
而在宋代以前的海鹽製造,全出於煎煉,也就是煮鹽。刮土淋滷,取滷燃薪熬鹽。煎鹽耗費大量柴草,費工費力。
而劉襄在讓少府負責吳地鹽業後,就一直讓鹽官在沿海開闢鹽場,用曬鹽法取代煎鹽法,提高鹽的產量和質量。
“少府可有樣品?”劉襄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