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庖廚

祝霸、韓孺、司馬喜三人坐在臺階上,背靠大門。

在得知自己養的母雞是被皇帝射殺死的後,祝霸這位農家學生的怒氣頓時沒了,只剩下了對前途命運的憂愁。

“你也別太難過!不就是一隻母雞嘛!再養一隻不就行了嘛!”韓孺拍著祝霸的肩膀寬慰道。

“我們農家博士給我的今年的年度考核要求是讓這隻母雞年產蛋量達枚,我的這隻母雞去年產蛋量四十二枚。”祝霸一臉憂傷地說道。

“這…”韓孺語塞住了。

“這隻母雞是我專門從河南郡老家帶來的,我已經培養了四年,產蛋量每年遞增,本來靠這隻母雞,我的畢業不是問題,可如今…”

“唉!本來我從太學畢業以後就能直接進入治粟內史署任職,可是沒有太學畢業證的話,治粟內史署就不會任用我的!”祝霸嘆氣道,悔恨自己沒有看好母雞。

“祝兄,別難過了,喝完湯吧!肚子飽了就沒那麼難受了。”司馬喜貼心的從庖廚端來一碗湯遞給祝霸。

“咕嚕咕嚕…”

祝霸悲傷許久也確實有點餓了,端起熱湯三二下就給喝完了。

“這湯真鮮美!不知為何我喝完這碗湯總覺得我的母雞就在我的身邊!”祝霸傷心著說道。

“咳咳!祝兄,這就是用你養的那隻母雞燉的湯,庖廚還有小半鍋呢!你若是覺得好喝,我再去幫你盛一碗。”司馬喜尷尬地說道。

“你!我掐死你!啊”祝霸被司馬喜這殺人誅心的舉動給惹怒,再度揪起司馬喜的衣領。

“呃呃呃呃呃…”

“祝兄,咋們都是讀書人,君子動口不動手啊!”韓孺連忙勸起架來,心裡暗罵司馬喜是個惹事精。

“乃公是農家子弟,我們農家學子是泥腿子!不是君子!”祝霸爆著粗口說道,把心中的怨氣全發洩在司馬喜身上。

太學博士廳堂

“拜見陛下!”一眾太學博士躬身行禮道。

“免禮,諸公請坐。”劉襄微微回禮道。

“謝陛下。”

“朕今日是想請諸公屈才一下,為我大漢垂髫孩童一批啟蒙讀物。”劉襄開門見山的說道。

“我大漢如今所沿用前秦的《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這三蒼啟蒙讀物乃是經典,臣等才疏學淺恐難超越。”公羊壽恭聲說道。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了實現書同文,乃命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都是用小篆書寫,作為識字課本,被統稱為“三蒼”,而這三冊書卷的基礎是周王室子弟用來學習的《史籀篇》。

諸子百家的源頭可以說是周王室,而李斯、趙高、胡毋敬三人的文學造詣又很高,故而“三蒼”堪為傳天下經典。

“哈哈哈哈!公羊博士說笑了,朕並非要逼諸公在編寫啟蒙讀物上超越“三蒼”,相反是要降低難度,越通俗易懂越好。”

“前秦的“三蒼”雖說是專門用來識字的,可若無博學之士解讀,孩童根本無法理解其中含義,我大漢多數百姓根本無法幫助自家孩童理解其中含義。”

“故而朕希望諸公能夠編寫尋常百姓都能夠理解的識字讀物,來幫助我大漢孩童打好基礎,以便加冠後更好的學習百家經典。”劉襄給公羊壽解釋道。

劉襄在元鼎元年頒佈了鼓勵生育的政策,如今過去六年時間了,天下多出了一大歲的孩童。有著朝廷對多生之家的優惠政策,多數普通百姓養活孩子倒是不成問題,可孩子的教育卻是一個大問題。

大漢自開國以後,一直忙著恢復經濟,哪裡顧得上教育事業,到了劉襄時期,才開始在各郡國推廣起“半工半讀”的郡國官學。@精華\/書閣·無錯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