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春二月

長安,太學甲區菜圃

“陛下,此刻這幫太學生應當正在田裡除草。”一名身著白袍,衣服背後寫著太學祭酒四字的老者笑著對劉襄說道。

“哈哈!看來張公對於太學生的農耕活動比較清楚啊!”劉襄笑著說道。

劉襄建立太學後,以太學祭酒為太學的最高負責人,太學博士們一致推選了法家學長張恢作為了第一任祭酒,目前已經連任六年之久。

“陛下多次對老臣講到“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的道理,老臣自然不敢放鬆對太學生的農事培養力度,若是培養出來的太學生不勤、四肢不勤”,老臣無臉面對陛下之信任啊!”張恢恭聲說道。

“嗯,朕如果記得清楚的話,負責這片區域的菜圃的太學生應該是元鼎六年剛剛入太學的一批吧!”劉襄點了點頭說道。

劉襄在建立太學時,專門讓治粟內史署給太學撥了一大片農田,讓每名在校太學師生都要利用學業之餘負責一畝農田的耕種。

每年治粟內史署都會安排官吏檢查耕種情況,若是作物收成不好,便會依照太學校規進行懲戒。

“嗯,陛下說的沒錯。元鼎元年的那一批太學生已經畢業,此菜圃便分給了這批剛剛入學的太學生。這一級中那麼幾名學生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其中有兩名使老臣我都動了收徒的念頭!”張恢笑著說道。

“哦!哪兩名太學生如此得張公賞識?”劉襄頗為好奇道。

“是法家一派的趙禹和寧成兩名學子,此二人在刑名之學上頗有研究。尤其是趙禹多次與老臣探討疑難案件,判斷案件條理十分清晰,見解獨到啊!”張恢捋著鬍子笑著說道。

“那朕就先恭喜張公得一佳徒了!”劉襄拱手說道。

趙禹和寧成也是漢代有名的酷吏,尤其是趙禹官至廷尉,與張湯一起制定修改過漢律。

“喔喔喔!”

“喔喔喔!”

張恢與劉襄忽然發現不遠處有一隻母雞撲打著翅膀在菜圃裡飛來飛去,而一群手持鋤頭、菜刀的青衣打扮太學生正在追趕這隻母雞。

“快抓住它!”

“司馬喜,你用鋤頭打雞啊!”

“韓孺你小心點,別踩到我種的菜啊!”

一幫太學生追著這隻肥碩的母雞在菜圃裡竄來竄去,可就是抓不住它,氣的這幫太學生咬牙切齒。

“抓住這隻雞後,我非要用它燉湯喝,燉它個七七四十九個時辰!”

“我就不信了,抓不住一隻雞了!”

“喔喔喔!”

“嗖!”

忽然有一支飛箭射來,直接射在了這隻肥碩卻又異常靈活的母雞脖子上,母雞終於不能再蹦躂了。

“這隻母雞終於死了!”

“哈哈哈哈!”

“好累啊!”

看到母雞死了以後,太學生們不約而同的鬆了一口氣,癱坐在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