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漢孩童的教育很重要(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多數百姓仍是為生計奔波,每日忙著耕自家的地和打零工。(本章未完!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漢孩童的教育很重要
謀生,哪裡顧得上讀書識字。
大漢的中產以上的階級才有那個心思和財力聘個能識文斷字的知識分子給自家孩子傳授知識,“三蒼”這種啟蒙讀物才能發揮作物。
“陛下原來是如此想法,臣愚鈍了。”公羊壽拱手說道。
“朕暫時構想了三本兒童啟蒙讀物,名曰:《百家姓》、《三字經》和《千字文》。”
“《百家姓》收錄從三時期至我大漢所存在的姓氏,將每一姓氏的名人都寫入書中,只記錄正面人物,負面人物就不要記錄其中。”
“《千字文》的話需要你們去民間仔細調查,將我大漢百姓在生活中最常用的一千個漢字編纂成文,每句為四字,以便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至於《三字經》,朕已經親自書寫完畢,每句為三字,圍繞著“仁,義,誠,敬,孝”高尚節氣所書寫的,諸公可以幫朕斧正一下,指出其中缺陷。”劉襄緩緩說道。
劉襄說話間,北宮伯子恭敬的給每一位博士在案几上放了一本《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一眾博士觀賞著劉襄所書寫的《三字經》,邊讀邊點頭讚許。
劉襄對於原版的三字經做了刪改,刪除掉了後世才有的典故,增加了一些先秦時期的典故。
“陛下,這《三字經》背誦起來如同唱童謠,朗朗上口十分有趣,還能啟迪心智,確實比“三蒼”更適用於普通百姓啊!”穆生恭聲說道。
穆生在閱覽完《三字經》後,心情大好,這本啟蒙讀物簡直就是為他們儒家量身打造的,包含了他們儒家的眾多思想理念,而且全文出現的第一個典故就是他們儒家津津樂道的“孟母三遷”。
“陛下這本啟蒙讀物寫的太完美了,老臣無能實力是挑不出毛病來!”白生感慨道。 首發更新@
“陛下,臣以為這其中還可以增加孫臏忍辱負重的故事,其也頗有教育意義!”一名兵家博士恭聲道,對於其中多是儒家典故有所不滿。
“孫臏與龐涓之事包含人心險惡不適用於孩童,孩童在其懵懂無知階段還是以學習“仁,義,誠,敬,孝”為主。”劉襄淡淡說道。
他本來也想多加一些別的學派的典故,可是翻來翻去都沒有找到其他學派適用於孩童的典故。
讓孩童學習陰陽家典故培養一群未來的神棍?學習法家典故磨滅孩童幼年的純真?學習黃老之學典故讓孩童從小躺平?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以儒家的為主,儒家典故最適合孩童樹立正確的三觀。
“孩童讀《三字經》以習見聞,讀《百家姓》以便日用,讀《千字文》以明義理。若是天下孩童都能學習“三百千”典故,將來我大漢人才將會出現井噴式現象!”張恢捋著鬍子說道。
他更多的是看到了“三百千”對於大漢孩童的啟蒙作用,而不是哪一家學派有多少影響。
“張公所言極是,這便是朕的目標,讓我大漢一代更勝一代。編撰孩童啟蒙讀物的重擔就拜託諸公了,希望諸公都能為我大漢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劉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臣等必將竭力而為!”眾人恭聲道。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COM到進行檢視。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漢孩童的教育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