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奉天承運!長樂未央!”群臣紛紛跟隨張蒼跪在地上,朗聲道。

作為大漢官方公認的知識大咖,張蒼的話無疑有著很高的權威性,公卿大臣對於張蒼的話深信不疑,皆異口同聲的歌頌劉襄獲得雍鼎。

公卿大臣中也不會有人自討沒趣,去細究這尊鼎是不是雍鼎,現在已經蓋棺定論了。查出來鼎就是雍鼎, 那一切都還好說,若是查出不是雍鼎,那就是打天子和丞相的臉,以後也就別想在大漢政壇混了。

這個“雍鼎”確實是古鼎,不過是不是九鼎,而是司母戊鼎。劉襄根據自己前世的記憶,命人在殷地安陽挖掘到的。

本來劉襄是打算鑄造一尊假鼎來偽裝成九鼎, 不過想到安陽的司母戊鼎, 於是抱著試試的打算, 派人去後世出土司母戊鼎的地方挖掘,沒有想到真的挖到了。

順帶著還發現了許多殷商時期的占卜龜甲和獸骨,於是就一股腦的埋在了關中。然後在鼎上進行了一定的造假,新增上一些漢代人看不懂的符號,從而真真假假成為真九鼎。

“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

“今朕於渭河畔得雍鼎,乃得水德。水克火,順乎天命。秦代周,天下多怨言,秦二世而亡之;我大漢傳至朕已是三代,百姓安居樂業,足可見我大漢得太一神眷顧。”

“太一有命,皇王受之。臨近年末,朕決議明年改元元鼎, 以順乎天意,佑我大漢國運。此地更名為麟鼎縣,此縣百姓免去兩年賦稅,增一級爵位,特許大酺三日。”劉襄緩緩說道。

“陛下聖明!”群臣齊聲恭敬道。

“叩謝陛下聖恩!”四周圍觀百姓恭敬道。

此地的百姓聽到劉襄此言,喜上眉梢,如今他們的家鄉被皇帝親自賜名麟鼎縣,出現過雍鼎和麒麟兩大祥瑞,又地處關中,日後必能成為比肩豐沛的福澤之地。

“朕此行觀關中百姓豐衣足食,又得雍鼎,收穫頗豐啊!傳詔隨行庖廚備宴,朕今日留在此地與民同樂,明日起駕回長安。”劉襄淡淡說道。

“謹遵聖喻!”群臣繼續恭敬道。

當夜,劉襄在麟鼎縣衙大擺宴席,宴請雍鼎縣的百姓,賜予全縣百姓一頓酒肉。

凡是在渭河畔祭祀太一神的百姓,都有幸與公卿大臣一同宴饗,負責主持祭祀的縣三老更是得聖恩眷顧,坐在皇帝左側案几旁。

漢以孝治天下, 對於長者十分敬重,而縣三老就是一縣長者中德高望重者。縣三老可以免除徭役之外,還經常和宗室、高官一起,被皇帝加賜米、帛等。

當然了,縣三老雖說德高望重,可今日宴席還是不夠資格坐在劉襄的右側案几的,整個大漢的長者沒有幾個人可以比的過張蒼,右側尊位只能讓張蒼坐。

“長者,請!”

劉襄挽起袖子,親自操刀,切割下一塊祭祀過太一神的胙肉,然後蘸上醬料,請縣三老食用。

“小民惶恐!謝陛下聖恩!”縣三老顫聲說道,對著劉襄躬身一禮。

天子賜胙,而且是親手賜予的,可謂是天恩浩蕩,縣三老若不是拄著柺杖,恐怕此刻都站不穩了。

“長者不必多禮。”劉襄笑著說道,伸手扶起躬身的縣三老。

劉襄登基以來一直效仿漢文帝打造忠厚愛民的形象,關心百姓疾苦,每次出巡都表現出親近百姓的樣子,來提高自己在民間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