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鄉間百姓以為是太一神顯靈,乃是祥瑞,故而今日在此麒麟出沒之地祭祀太一神。”老者恭敬的說道。

“陛下御駕今日路過此地,而此地今日恰巧有祥瑞出現,這必然是太一神賜福於陛下啊!”劉雄渠恭敬說道。

“奉常所言極是,麟者,仁寵也,聖王之嘉瑞也。陛下繼位以來,文治武功齊全,體恤百姓疾苦,此乃上天對陛下的認可啊!”少府卿劉舍附言道。

“兩位愛卿言之有理,來人,在麒麟出沒之地進行挖掘,其必有上天所賜之物。”劉襄微微頷首說道。

隨即,在發現麒麟的村民的指揮下,天子御駕隨行士兵拿著各種挖掘工具開始掘土,劉襄與公卿大臣移足到遠處觀望。

挖掘不多時,便有士兵取得收穫,周亞夫連忙前來跑來稟告劉襄。

“回稟陛下,士兵在挖掘中發現地下埋著許多龜甲,獸骨以及青銅器。其中有一尊特別大的鼎,目前只挖到鼎耳,臣等怕損害神器,不敢挖掘,懇請陛下移駕。”周亞夫恭敬道。

“善!”劉襄沉聲說道,率領群臣來到出土的鼎足旁。

露出來的鼎耳上雕刻著鳳鳥紋,鼎耳目測有三十厘米寬,露出來的鼎身同樣有著許多精美的紋飾。

“繼續挖掘,將此鼎挖掘出來。”劉襄沉聲道。“是!”周亞夫恭敬道。

在得到皇帝允許後,周亞夫指揮士兵繼續挖掘巨鼎,很快鼎的廬山真面目就顯現了出來,鼎上雕刻著許多奇珍異獸,以及眾人不認識的文字。

三十多名士兵一同用力,才將這尊鼎從土中用繩子拖了出來,隨即就有專人對鼎進行的簡單的清理。

劉襄與公卿大臣圍著這尊鼎打量了起來,對於這尊其重無比的鼎都十分的好奇,想要端詳出個所以然來。

“右丞相,卿乃是我大漢最為博學之人,可識得鼎上文字,此鼎記載的是什麼?”劉襄開口問道。

“陛下,請恕老臣眼拙,臣也僅僅識得鼎上七八個文字。此鼎文字應是三皇五帝時期所用,鼎文與夏人所用文字相似。”張蒼恭敬道。

“此莫非是禹皇所鑄九鼎?”一旁的駟鈞猜測道。

“禹皇所鑄九鼎!”其餘的公卿大臣聽到駟鈞的話都驚呼了起來。

大禹鑄造九鼎以鎮九州氣運,其子啟建立夏朝,九鼎遂成為夏之國器。商滅夏,周滅商,九鼎都被奉為國之重器,然而在秦滅周後,九鼎卻不見蹤影。

若是挖掘到的這個鼎真的是禹皇九鼎,那就說明大漢真的是天命所歸之國,受上天眷顧啊!

“陛下,請容臣仔細在觀察一番,以確定此鼎是不是禹皇九鼎。”張蒼恭敬道,語氣十分激動。

“左丞相請。”劉襄淡淡說道。

隨即張蒼又開始繼續研究起了鼎上的文字紋飾,意圖研究出來其中的奧妙,公卿大臣都屏息閉聲,生怕打擾到全神貫注的張蒼。

半個時辰後,張蒼激動的說道:“回稟陛下,臣經過細細研究,此鼎就是禹皇九鼎,乃是雍鼎!”

“禹皇九鼎現於陛下眼前,陛下乃是天命所歸啊!”

“此乃我大漢祥瑞,我大漢國運綿長啊!”一旁的公卿大臣紛紛對著劉襄恭維道。

“回稟陛下,臣聞麒麟乃是周室姬姓祖神,周人乃是麒麟之苗裔。今日有麒麟於此地現身,引使陛下獲九鼎,乃是將周之氣運加持我大漢啊!”衛尉許文恭敬道。

“商代夏,周代商皆是天命所歸,獨秦代周乃是違背天命,故而秦滅周室後,九鼎不願被汙,神秘失蹤。”

“我朝乃是順應天命承襲周之氣運,今日陛下獲雍鼎,便說明天命在漢,陛下乃是奉天承運之人。”張蒼跪地恭敬道。

喜歡漢威天下之劉襄請大家收藏:(漢威天下之劉襄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