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個對於火候、鍛造方法也有要求,不能操之過急,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離斤補充道。

“哦!是這樣啊!”劉襄點了點頭。

看樣子這些工匠還是沒有辦法做到大規模鍊鋼啊!他還想透過大規模鍊鋼提高漢軍的戰鬥力,用來對抗匈奴。

漢朝的鍊鋼技術放在周邊地區還是最先進的,漢宣帝時期趙充國就說過,當初一漢當五胡,因為器械利也。

漢朝明確規定任何人在退伍以後必須交回武器,陪葬都不行。一個士兵出門戴劍,腦子丟了事下,劍丟了事大。因為當時鍊鋼技術都是固態的,所以才要用大錘一錘一錘的把材質裡的東西敲勻實了。

劉襄絞盡腦汁的想著鍊鋼的辦法,很多時候發明都是長期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一旦他給這兩個工匠一個思路,他們說不定就有辦法提高鍊鋼的效率。

“對了!土爐鍊鋼這個方法我怎麼忘了!”劉襄腦中一亮,激動的拍了一下案几。

劉襄前世小的時候可沒有少聽爺爺奶奶講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那個時候他們就利用土爐煉過鋼啊!

“大王!”幾人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道皇帝劉襄怎麼了。

“朕突然有一個鍊鋼的好辦法,你們聽一聽,看能不能用這個方法鍊鋼。”劉襄興奮的說道。

“臣等恭聽大王聖言。”幾人恭敬道。

“來人取紙墨!”劉襄喊道。

侍從立刻恭敬的給劉襄端來毛筆和清郭紙。

劉襄憑藉著腦海中的記憶,畫出了一個土高爐,指著土高爐給幾人講著其中的細節。

幾人聽完後,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你二人聽明白了嗎?”劉襄尷尬的問道,他也知道自己講的比較含糊,畢竟自己又沒有親身經歷過土爐鍊鋼。

“陛下這個方法,臣等愚鈍,沒有理解清楚。”風冶和離斤恭敬道。

“這個方法是位世外前輩傳授給朕的,肯定能夠煉出鋼來,你們多試驗幾次,不斷改進一定會成功的。”

“酈少府!你將朕這個辦法告訴少府全部工匠。若有人用這個辦法煉出鋼來,賞賜黃金八百,升三級爵位。”劉襄沉聲道。

“臣明白!”酈寄恭敬道。

“嗯,朕就回宮休息了。若有人成功,第一時間過來通知朕。”劉襄叮囑道。

“是!”酈寄恭敬道。

劉襄走後,酈寄立刻把少府所有的工匠召集了起來,將劉襄的命令傳遞給了他們。

所有工匠聽到研究出鋼的獎勵,都欣喜若狂,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酈寄看到眾人的表現很欣慰,命人將劉襄畫的圖紙抄寫數萬張,少府工匠人手一份,而且特批給每位工匠一定的經費。

很快,長安的郊外土地上無數的土高爐拔地而起,煙霧繚繞,一群人神神叨叨的盯著爐子研究。

不少人都以為少府全員改行做煉丹的方士了,當然了,煉丹的方士也是有貢獻的,火藥不就是方士煉丹時咕咚出來的麼。

不少大臣得知是劉襄的命令後,嚇了一大跳,他們以為這位年輕的皇帝沉迷於煉丹術了,想要得道成仙。

秦始皇就是吃丹藥吃出毛病來的,前朝的教訓可歷歷在目,大臣們紛紛集體上奏書,懇求陛下不要煉丹。

少府工匠和朝中大臣這般操作直接把劉襄搞得哭笑不得,他既不想打擊工匠的積極性,也不想打擊大臣的一片忠心。

只能默默的一個人承受了這一切,心裡安慰自己說:“一切為了大漢,劉襄你要忍住。”

“煉出來!煉出來!我們成功了!”

長安郊外,兩個人激動的抱在一起大喊道, 引來了其他工匠熱切的目光。

這兩人正是離斤和風冶,他倆在劉襄模糊的理論上,透過不斷的摸索,終於煉出了鋼。

兩人興奮的趕緊告訴少府酈寄,酈寄不敢馬虎趕緊去稟告劉襄。

劉襄聽到成功利用土高爐煉出鋼的訊息後,也是欣喜若狂,急忙坐上御攆趕到了長安郊外。

在離斤和風冶的操作下,劉襄親自看著鋼被煉了出來,整個人開心壞了。

雖說這種鋼質量不咋滴,可效率絕對是這個年代最高的,這下子大漢的武器裝備又能提升一大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