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魯班獎(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土爐鍊鋼的方法很不錯!要普及到大漢!”劉襄滿意的點了點說道。
“是臣明白!”酈寄恭敬道。
“這…”劉襄掃視著天空隆煙滾滾,地上遍地狼籍的郊外,不由的眉頭緊皺。
劉襄的前世可是生活在一個綠水青山的國家,對眼前的環境汙染感到很不滿意。
“陛下,臣這就命人將這裡清理乾淨。”酈寄小心翼翼的說道。
他看的出來劉襄對眼前由少府工匠造成的景象不滿意,趕緊眼神暗示工匠們收拾乾淨。
“派人探尋炭礦和鐵礦,這種土爐鍊鋼法還是在煤鐵數量豐富的郡縣推廣,儘量放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關中就不要用這種土爐鍊鋼方法了。”劉襄沉聲道。
日後大漢對鋼的需求量肯定會越來越大,照這樣發展下去,這關中百姓不得倒下一大片嘛!
就算不考慮百姓,自己可也在關中待著,這年頭醫療技術本來就不好,萬一自己因為這大氣汙染得了大病怎麼辦!
土高爐絕對不能出現在關中,這關中可是老劉家的風水寶地,在五代十國之前,這塊土地可一直受統治者青睞。
“臣明白,臣會將土高爐推廣到蜀郡,河南郡等地區的。”酈寄恭敬道。
自漢代起,我國很多地方已將煤當作燃料。新疆、甘肅、遼寧、河南、河北、陝西、四川、江西等省份,都出土過漢朝使用煤炭的證據。
漢文帝的內弟竇廣國在窮困潦倒時也曾挖過煤,用以謀生。(現在這個時間點應該還在挖煤。)
不過因為劉襄的緣故,代王劉恆並沒有按照歷史正軌當上皇帝,竇廣國這輩子怕只有挖煤的苦命,沒有當國舅的富貴命了。
歷史上竇廣國從小被人販子賣了,長大後苦逼的挖煤。某天挖煤時聽說大漢新皇后姓竇,男人的直覺告訴他,這有可能是自己的姐姐,於是千里迢迢來長安認親,結果真是自己的姐姐。頓時翻身農奴把歌唱,直接搖身一變成了皇親國戚。
“嗯,朕稍後會擬定詔書,天下各郡縣能否鍊鋼,鍊鋼的數量,統一對你負責。”劉襄沉聲道。
“謝陛下!”酈寄恭敬道,心中一喜這可是個肥差,自己的權力一下又變大了。
“離斤、風冶,朕果然沒有看錯你們,有功就應該賞,你兩人各升三級爵位,黃金八百。”劉襄看著離斤和風冶笑著說道。
“謝陛下!”兩人連忙行禮謝恩。
“嗯,酈少府,朕還是齊王時,曾在齊國臨淄設了一個魯班院,專門用來研究發明器具,如今與少府相比倒是小巫見大巫了,哈哈!”劉襄笑著說道。
“臣惶恐,陛下過獎了。臣聽聞如今大漢百姓播種時的三腳耬車就是您創辦的魯班院工匠發明的,提高了我大漢的糧食產量啊!”酈寄急忙說道。
“嗯,他們除了三腳耬車這個農具外,還發明過其他的農具,只是因為一些原因並未推廣。”…
“現在朕有意將魯班院併入少府,凡技藝精湛的工匠均可加入魯班院,魯班院的工匠以發明利國利民的器物為目的,可不從事繁重的生產工作。你覺得朕這個想法怎麼樣?”劉襄緩緩說道。
“陛下聖明,如此可使得少府分工更加明確。”酈寄恭敬道。
“朕還準備設立一個魯班獎,用此獎來鼓勵大漢工匠,凡我大漢工匠都有機會獲得,六年一次,評選出貢獻最大的一名工匠”
“魯班獎就是大漢最頂尖工匠的象徵,可享受兩千石官員待遇,賞賜千金,由朕親自頒給獲獎工匠。”劉襄沉聲說道。
此時這裡仍有大量少府工匠,聽到劉襄的話,紛紛被劉襄的話給震撼到了,他們普通的工匠還能享受到這麼高的待遇嗎?士農工商,他們這些工匠的地位也不是特別高。
最震撼的就是劉襄說的最後一句話,“由皇帝親自頒佈”,這殊榮也太大了吧!要知道一道詔令從起草到頒佈,都不需要皇帝親手做,他們這些工匠能被皇帝親手頒獎,這祖墳冒青煙都不為過。
谷 “六年時間太長了,明年就舉行第一次魯班獎評選吧!最終人選由朕來決定,絕不允許出現徇私舞弊的情況。”劉襄環視了一眼眾多工匠的神色,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