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這後面肯定還有大動作!(求訂閱~月票~)(第1/6頁)
章節報錯
激動的人不只是芬迪斯。
還有很多將李少傑視為偶像與對手的人。
“太優秀了!他激發了我的靈感!”
“在如此美妙的佈局,如此入微的細膩處理中,還可以有如此深遠的格局與偉大的胸懷,毫無疑問,這就是本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
激動的觀眾忍不住開口稱讚著。
這一幕,聽在漢弗萊登的耳中。
漢弗萊登抬頭看了一眼。
當看到說話之人的時候,很好。
直接開麻。
這是一個亞洲人。
如果是普通亞洲人,漢弗萊登可能不以為意。
但這人是霓虹國寶級指揮家,小林先生。
身邊另一位也在誇獎的人,則是卡內基音樂廳的執行總裁
“以往的我將Jay視為最大的對手,現在他不僅是我的對手,還將是我最崇拜的偶像。”
這句話說在大佬嘴裡,顯得無比驚悚。
是的,一個小年輕,被一群大佬視為偶像與對手。
實際上,視為對手並不是什麼壞事,也不代表一定敵對。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燈塔式魔怔非黑即白。
愚蠢的只是為了對立而對立,這就不叫競爭。
李少傑這首作品的音樂維度,已經完全征服了在場的音樂家。
音樂是有很多維度的。
每個人欣賞的音樂“特質”也總不在一個維度上。
這和審美高低沒什麼關係,只能說是個人習慣,擅長,或是對音樂的敏感角度不同。
比如,有的人,我聽音樂,就喜歡聽順耳的,好聽的。
這就是旋律以及樂句完成上的一個維度。
能夠聽懂規矩的樂句完成,以及順暢的旋律。
而有的人對旋律沒那麼敏感,更喜歡聽一些能夠第一時間影響人們生理反饋的音樂。
這就是更喜歡“音響”上的維度。
音響,也就是音量。
這樣的人可能更喜歡那種強弱非常分明的音樂,這樣的音樂可以更讓他感受到情緒的變化與轉折。
相同的道理。
有的人喜歡音樂裡的故事情感,有的人喜歡音樂寄託的思想與理念,有的人喜歡音樂裡的創作邏輯。
有的人則喜歡聽不一樣的東西,有的人喜歡創作上“循規蹈矩”,有人喜歡創作上“離經叛道”。
這便是音樂的多維度。
而李少傑這部作品,幾乎從任何一個維度來看,都無懈可擊。
“真不愧是Jay,完全沒有受到任何束縛與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