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是大佬,還是小朋友。

交流的內容都差不多。

這玩意,真就是返璞歸真。

領導在前面小聲的交流,其內容總結起來

和大家小時候與小夥伴玩的時候差不多,只是語言更外交化,更禮儀化而已。

本質可大差不差。

小朋友“交流”玩具是這樣的.

“你看!這是我收集的全套奧特曼卡片!還有迪迦的神光棒!你看,這還是帶燈帶響聲的呢!”

“哇!好厲害,能不能借我玩玩?!”

“那你可要小心一點!”

“放心吧,我借你玩假面騎士的變身器,也是帶燈帶響聲的,還有一套數碼寶貝的扭蛋。”

“哇!你也好厲害!”

“來來來,換著玩.”

熟悉吧。

換成兩位領導的話,那大概就是

“看,這是我們維也納愛樂樂團,厲害吧?!格魯伯先生可是我們國寶藝術家,他的成就烏拉烏拉烏拉烏拉.”

“真的太棒了!格魯伯先生不愧是大師,真希望在今後可以更多邀請格魯伯先生來華演出。”

“哈哈哈,肯定的,我也希望貴國藝術家可以多來維也納。”

“當然,我們華夏的藝術家也一直秉持著走出去的原則,而且,你看我們傑哥,那叫一個NB,我跟你說,他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真的是太厲害了,貴國青年藝術力量當真雄厚。”

“多交流!”

“對!得多交流演出!”

有點子離譜,但很合理。

大差不差的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很快,晚會正式開始。

由於是報告總結式的晚會,所以,一開始由國交演出作為簡短的開場。

指揮是陳浩。

開場的演出結束後,便開始了本次兩國交流音樂節的總結報告。

在這段時間裡,比賽,商業協作,文化交流後續任務的立項,深入到音樂教育領域的各項合作,開始展開宣讀報告。

比如像是一些雙方留學,考研,高階樂團就業等一系列的便捷通道。

加深文化交流的這個過程中,是必然要涵蓋教育的。

這個環節中,李少傑被授予了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名譽指揮。

掛個名。

而且,現在已經有合作了,在後續也會有相關的作品。

不只是李少傑。

頂級的樂團在外交中,授予對方國家頂級音樂家榮譽稱號,這是很常見的操作。

只是因為這些大佬並不在意這點名聲,而且拎得明白輕重緩急,從不會因為這些事兒就大肆旗鼓的炒作,所以新聞一類的才不多見。

畢竟,更重要的可還是這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啊!

哪像弱智明星啊,稍微拿點冷門獎項,垃圾名譽,都恨不得跟你炒到天上去。

彙報結束以後,在華夏的這場彙報演出的重頭戲便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