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評委又不是第一次了,但這種拿捏不定的猶豫感還是首次出現。

但問題是,比賽不太一樣。

對明星練習生的點評,李少傑可以沒什麼顧忌。

畢竟,你無論贏不贏,對你未來影響都不大。

況且,也就是一群明星,流量,小鮮肉。

我顧忌你們幹嘛?

就那點能力,就算讓你們滾回去打工,李少傑覺得都不過分。

可這次,面對的是一群真正有實力的青少年。

他們的刻苦程度遠超所謂的小鮮肉,水準碾壓那些包裝出來流量。

廢話,全國範圍內這麼多練華夏古典樂的孩子們,最後能走到這裡的就幾個。

無一不是天之驕子,也無一不是最有潛力,最有能力的少年們。

這在心裡需要注意的東西可就一下子變多了,自然也就謹慎的束手束腳起來。

畢竟,傑哥也沒當過爸爸,當前輩的日子也屬實是短。

時間積累的人生經驗還是很重要的。

雖然自己的評判未必會是最終結果。

但也一定會影響最終結果的。

李少傑糾結感便是因此。

必須要對選手負責!

不然,大筆一揮,你愛多少分多少分去了!!

自己是青年,也是剛從少年走上來的。

李少傑自然知道,要讓少年們的演奏更加有靈性。

這也是李少傑願意支援《瑤山夜畫》的原因,哪管錯的多了一些。

可《漢江韻》的演奏,雖然中規中矩一些,但也絕對不失優秀。

討論的時候給出的分數很低。

但這玩意得看是和誰比。

對華夏頂尖的這幾位大老,確實一般般,還有不少問題。

但人家那已經是金字塔尖了。

評判學生級別的自然會是這個感覺。

但實際上,這已經真的很強了。

隨便挑出來一個,放到外面都碾壓無數選手。

這玩意,就像是一群能在艱苦年代手搓核彈的大老圍在一起,對新晉高材生研究員的評判差不多。

確實一般。

但必須要鼓勵,必須要慎重對待。

更要做好引導作用,讓其撐起未來,成為合格的,甚至是更優秀的接班人。

李少傑畢竟年輕,心裡有顧慮是正常的。

金教授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李少傑心裡在顧慮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