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蠢蠢欲動(第1/3頁)
章節報錯
魏駒必須承認一點,自從智瑤接手智氏的管理權之後,智氏到底在幹什麼,又是在圖謀什麼,著實是越來越令人看不懂了。
只是進行擴張的話,其實並沒有那麼難懂,無非就是謀求更多的城邑以及人口,用來壯大家族罷了。
很多家族都會擴張,再尋求獲得更高的政治地位,一旦政治地位足夠高則是增加家族的底蘊。
類似的軌跡對每一個家族都適用,幾乎都是相同的套路。
魏駒之所以鬧不懂智瑤到底想做什麼,純粹就是智氏越來越不在乎“元戎”帶來的權柄,僅是這點就讓大多數人覺得陌生。
“家族強大會讓其他人不敢與之爭鋒,完全不在於權柄……,是不是也就不在乎國家變得怎麼樣呢?”魏駒這樣思考著。
真的,魏駒想了很久,怎麼都想不明白智氏為什麼會削弱“元戎”的權柄。
屁股坐在什麼位置上,再怎麼混賬都要顧慮那個位置產生的影響,進而再影響到自己吧?
理智的人從來都會去維護位置帶來的權威,那麼做等於是維護到手的利益,只有傻子和另有圖謀的人才會完全無視掉位置賦予的權柄。
魏駒並不認為智瑤是個傻子,誰將智瑤看作傻子,自己才會是真正的傻子。
“智氏到底在做什麼,想做什麼啊?”魏駒思考了無數次,想不出答案,或者想到了正確答案覺得太驚世駭俗,自己又放棄了那個正確的答案。
化家為國?
不管是趙毋恤篡了代國,還是田氏搞復立陳國,過程和軌跡都有自己的一套,無法生搬硬套在智氏身上。
魏駒想得太入神,精神恍惚間看到了智瑤那張臉,控制不住問道:“瑤究竟欲意何為?”
一個人在思考大概能從表情看得出來。這個人到底在想什麼,想猜測只有從近期發生的事件去進行猜測了。
莫名的,智瑤知道魏駒在問什麼,回答也不會給予真實答案。
“唯晉圖強罷了。”智瑤說道。
這個答案怎麼樣?
如果沒有各自劃分擴張方向,作為“元戎”的智申再抓權一些,會顯得更有說服力一些。
智瑤乾脆問道:“若無如今此般,智、魏、韓可能相處?”
晉國中了一個魔咒,卿位家族每隔上一段時間就會爆發衝突,很多次演變成了內戰。每每晉國的卿位家族爆發內戰,戰事規模上面屢屢比國戰還要大。
曾經的欒書說過,只要卿位家族能夠合作,晉國就能輕易摘取中原霸主的桂冠,可惜的是卿位家族互相之間利益糾葛太多,不可能保持時間太久的友好。
後面,士燮認為晉國不能夠將外部最大也是最有威脅的敵人徹底壓制下去,要不然失去了外部威脅的晉國必然會發生內亂。
道理誰不懂?不過是懂了之後,能不能去做到而已。
絕大多數時候不是大家不懂,純粹就是誰都想佔便宜,又是誰都不想吃虧。
“是啊!如果不把注意力和擴張選擇放在國外,魏氏只能跟韓氏結盟,進而刺激到智氏,國內就將陷入對抗,一點小小的衝突都可能突然變成大規模內戰。”魏駒必須承認這一點。
那些是他們這些家主都不能控制的事情,一切只因為哪怕是他們都無法放棄對利益的追逐,退了一次只會讓對方變得更強大,一次次之後就將毫無抵抗之力了。
魏駒再跟智瑤聊了一些其它的事情,隨後沒有講出本來的來意,選擇進行了告辭。
這一次,魏駒過來其實是想跟智瑤商討合作對付鄭國的可能性,後面醒悟到不能自曝其短。
智氏已經成功吞併了除東萊之外的齊國大部分疆域,陳國也沒有擋住智氏繼續擴張的可能性,不出意外最多再過上五年就沒有什麼陳國了。
魏氏對付鄭國的行動並不順利,僅僅是“新鄭”就能夠牢牢擋住魏氏的南侵,不把“新鄭”拿下也就沒有可能吞併掉鄭國。
“也許……,我應該不計傷亡攻克‘新鄭’,再拖下去……”魏駒在戰車上精神恍惚,差點沒有被一個顛簸給甩下去。
鄭國的“新鄭”是一座堅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到底有多麼難打,只有真正實施攻打才會知道。
除了“新鄭”不好打之外,鄭國再怎麼衰弱,底子其實還是比較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