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穰苴說的是衛地、齊地、中山這幾個智氏吞併不久的區域,一定會有某些人隱匿在暗處等待時機。

這一波智氏跟魏氏對上,確確實實是誘使那些人出來搞事情的機會,能夠將那些人剪除的話,無疑能夠增加新佔區的安穩,有助於智氏真正消化掉那些地方。

司馬穰苴又說道:“智氏欲代晉,韓氏、狐氏、鍾氏不可不削弱,過早消滅魏氏,魏氏定有隱族藏匿。此些隱族有如毒蛇,怎可不除?”

隱族?什麼玩意啊???

其實就是察覺到即將滅亡的家族,他們會分出一些人隱姓藏名,平時就老老實實躲著,風頭過去也拿自己當個普通人,一再暗中蓄積實力等著新的機會到來,或是真正成為該國治下,重新出山成為統治階層的一份子。

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隱族成了百家學說的創始人,以他們的方式努力想要完成復仇,或是重新進行崛起。

司馬穰苴的建議或許不錯,卻不是智瑤所認可的方式。

在智瑤看來,大局不變之下,任何的魑魅魍魎只能躲在暗處,等待局面安定下來完全有那個時間再慢慢去追索,當下最應該的就是消滅魏氏,不給列國進行干涉的機會。

要是列國真的干涉?先解決掉魏氏可以避免多線作戰的呀。

現下的大局是什麼?消滅任何明面上的敵人,速度越快越好,再趕緊恢復第二個五年計劃。

實際上,不是機會太難得的話,智瑤都想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後,使用正面交戰將包括魏氏在內的其餘家族碾碎,再用堂皇大勢取代晉君一脈。

真讓智氏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智瑤再花費三五年訓練出更多的事情,大勢也就確定下來,再多的陰謀詭計在真正的實力面前,頂多就是掙扎罷了。

當然了,智瑤不能無視司馬穰苴的感受,給予司馬穰苴便宜行事的權力,負責去將藏在暗處的人釣出來。

智瑤自己則是帶上早在“邯鄲”集結的四個“師”兵力,同時給狐氏和鍾氏發去指令,要求他們各自集結三個“師”的兵力在“新田”待命。

這四個“師”之中,沒有剛從南方歸來的部隊。

倒不是還遵循以前的納賦規則,甚至那些規則早就被打破,連續服役差不多成了一種慣例。

智瑤很懂緩急輕重,南方歸來的部隊太過疲憊,智氏也沒有危急到不顧一切的程度,犯不上拉著一直疲憊的軍隊繼續服役。

得到命令的狐氏和鍾氏很配合,儘管兩個家族抽調三個“師”很吃力,還是咬牙滿足了智瑤的要求。

狐氏和鍾氏沒有智氏的底蘊,他們只能重新徵召剛從南方歸來計程車兵,不免是會迎來一陣哀聲哉道,可是兩個家族著實沒辦法呀!

“冬季亦不罷戰,二位需得早有準備。”智瑤在跟狐解和鍾全會合之後,第一句講的就是那話。

現在有國罵的話,狐解和鍾全聽智瑤那麼講,估計第一時間就在心裡罵了。

因為今年的大變,其實已經影響到了春播和夏收,夏季補種以及秋收更是不可避免遭到影響,再連冬天也不停戰,明年肯定也是要遭受影響的。

智瑤看著臉色大變的兩人,如實說道:“若不從速,影響經年。僅是諸侯干涉,二位亦知形勢如何。”

該懂的道理誰不懂?

該鬱悶還是會感到十足的鬱悶!

相對於狐解和鍾全的鬱悶,遭到要求集結一個軍團的韓庚則是“明理”得多了。

韓氏不敢不明理呀!

目下,魏氏僅是在“魏”地就集結了一個軍團,其餘封地也在玩命似得集結軍隊,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第一個遭殃的一定會是韓氏。

至於說,魏氏派人找到韓庚尋求聯合?韓庚腦子該是有多大的坑才會現在去跟魏氏聯合對抗智氏、狐氏和鍾氏?

“我聞韓氏拒絕魏氏聯合提議,魏斯遭拒便發兵攻打‘韓’地。”智瑤說道。

那是最新傳來的訊息,並且訊息已經得到證實。

那就是韓氏尷尬的地方,他們的老巢距離“魏”地實在是太近,一旦兩個家族交惡,很快就能威脅到對方的老巢。

狐解和鍾全對視了一眼,他們這一刻在想是:“智瑤會坐視兩家打到兩敗俱傷才出兵的吧?”

那麼,智瑤是什麼想法?

------題外話------

病了一場,作息全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