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到了關鍵的時刻(第1/3頁)
章節報錯
越君勾踐正在將“中城”的部隊調集向“琅邪”方向,看上去意圖再對莒國發起新一輪的入侵。
莒國存在的歷史非常悠久,久到能追朔到前1046年,遠比當前所有國家……,包括姬姓重新建立的東周政權都要久遠。
一直以來,莒國是被算作東夷的一系,晉國與楚國爭霸期間才主動融入諸夏體系。
“越軍可能入侵莒國,莒國難以抵擋,我需予齊地佈防,以防不測。”智瑤說道。
本意上智開是不想離開“新鄭”的心思,問題是去齊地算作獨當一面,能夠獨當一面的機會很少,尤其是對太子來說,再來是君命難違,只能答應下來。
智瑤吩咐司馬穰苴在智開走之前給開一開小灶,免得智開因為經驗不足犯下錯誤。
說起來,齊地那邊一直是由司馬穰苴負責,有八萬左右的越軍攻伐莒國之後可能入侵原國的齊地,穩妥一些應該是司馬穰苴前往齊地才對。
現在的問題是孫武年紀太大且身體不好,智瑤身邊需要一名靠譜的參謀,再則是司馬穰苴掌控齊地時間過久,哪怕是為了司馬穰苴好,著實是該換人了。
司馬穰苴給智開講解完前往齊地需要注意的事項,找到智瑤覆命時,提醒道:“東來仍是無主之地。”
媯姓陳氏舉國遷往朝鮮半島之後,原國並沒有對東來實施佔領。
幾年下來,東來一些沒有搬遷的家族左等右等,沒有等來誰佔領東來。那邊倒是沒有人建國,只是已經出現了互相兼併的例子,給予更多的時間,應該會有家族膨脹到建國吧?
智瑤很無所謂地說道:“如若越國佔領,恰好可為我先行開發。”
齊國最精華的部分已經被原國佔領並統治,東來那個地方大多處在半蠻荒狀態,屬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能夠拖住越國算是起到一個作用,並且還能成為日後原國對越國宣戰的依據之一。
司馬穰苴只是進行必要的提醒罷了。
媯姓陳氏搬得太徹底,給偌大的東來只留下十來萬人口,越國吃下去能夠得到的營養有限,並且還增加了統治的成本。這個也是原國不著急統治東來的原因。
越軍要是直撲齊地?現在齊地有四萬衛戍部隊,能支撐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原國還能在齊地動員出十萬左右的兵力,怎麼都能堅持到主力回援了。
時節進入到夏季中旬。
原軍圍困“新鄭”已經有一年又三個月。
隨著原軍圍困“新鄭”的時間加長,雙方交戰的頻率卻是出現下降趨勢。
交戰頻率下降的原因挺多,有聯軍士氣低迷不宜開戰的關係,更大的因由是原軍在“新鄭”周邊挖掘了一條條溝渠。
《輪迴樂園》
溝渠的存在增加了聯軍外出的難度,其實也讓作為進攻一方的原軍不好擺開陣型。
出現這種情況,原軍不想強攻的心思太明顯,著實是讓想依託堅城消耗原軍的鄭國君臣十足心塞。
“君上,楚國再次來使,已被勸離。”
從上個月開始,楚君中一再派遣使節,他們從願意罷戰,到請求停戰,又淪落到接受投降輸一半,乃至於降低到肯成為原軍的內應,直至智瑤不再接見楚使。
鄭國同樣反覆派出使節,前幾次得到智瑤的接見,後來一樣不再接見。
智瑤對楚國的態度不變,大家一直這麼耗著,反正原國不會被耗死,壓根就不給施展計謀的機會。
繼續這麼耗下去,楚國固然不會因此馬上滅亡,楚國的內部會不會生亂就很不好說了。
至於鄭國?除非鄭國主動接受原國的兼併,要不然肉都快被煮熟,憑什麼讓智瑤不吃。
恰好在場的韓庚很想問一句“這樣會不會逼得敵軍魚死網破”的話,硬生生被憋住沒有問出來。
真的那樣問會顯得韓庚很沒有水平。
看看“新鄭”周邊成了什麼模樣,一條條溝渠縱橫,一座座看似不大的城寨聳立起來,說一句圍得跟鐵桶似得,完全不為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