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成為法家大佬的第一步(第1/2頁)
章節報錯
治軍訣竅在於賞罰的拿捏,然而什麼事情都是知易行難。
智徐吾對受訓者採取高壓的手段,從身和心去有度的折磨,某種程度上對受訓者是一種好事。
說白了,沒有那份資格就不要成為某個團體的一員,否則不光自己要丟了小命,還將因為自己的無能害死袍澤。
所以了,不夠格遭到淘汰,其實真的是對誰都好。
任何一支軍隊在訓練時都有“死亡指標”這麼一種玩意,看的是負責訓練的人到底要不要用而已,其中包括強調紀律用來殺雞儆猴的“雞”,以及一些本來身體狀況過弱的受訓者。
不開任何玩笑,有些人平時看著好像很勇猛的樣子,受到高強度的訓練卻是弄了個猝死結果;再來便是一些人體力消耗過度,死撐著把自己該給撐死;肯定還有訓練時發生意外帶來的傷亡。這些就是所謂的“死亡指標”範圍之內了。
“死亡二十六?”智瑤得知這個數字沉默了一下,接著問道:“過勞而死?”
智徐吾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答道:“是。”
“士”屬於基層軍官的同時也是貴族後備役,他們距離成為貴族只差最後一步了。
“徒”能夠視為職業士兵。
“士”和“徒”一般都有家學,怎麼來鍛鍊自己的身體,學習一些殺人技。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家庭環境,不是混得太差,反正平時不會餓著。
“羨”是一種亦兵亦農的角色,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在幹農活,沒有得到徵召每年還有兩個月的訓練時間。這個就是春秋時代講究的“士不教,不得徵”裡面“士”其實就是專門是參戰人員。
作為亦兵亦農角色的“羨”,他們或許有屬於自己的小家庭,跟“士”和“徒”不同的是生活質量以及環境。
“士”和“徒”雖然也是主人的資產,但他們算是優質資產之一,還有屬於自己的恆產。
“羨”是主人主要用於生產的工具人,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沒有輪到他們參戰,因此生產是主業,參戰不過是副業,並且沒有屬於自己的恆產。
戰鬥力怎麼樣可以用一個更簡單的理解方式,可以將“士”和“徒”看作是正規軍,把“羨”當作是屯田兵。
平時吃、喝、穿、睡存在很大的區別,“羨”的身體素質肯定是比不上“士”或“徒”。這不因為“羨”被徵調來太行山練兵基地,能吃上更好的飯菜就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人跟動物吸收營養的速度不一樣。
最簡單的一個測試,一條瘦得骨瘦如柴的狗,它吃好喝好睡好兩三天,可以用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長出肉來。
人?再怎麼優質待遇下來,起碼要用半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肉身的改善。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吃喝再怎麼好都胖不起來!
原先的吃喝用度存在區別之下,有“羨”在接受訓練期間過勞死,說白了還是身體無法承受的關係。
如果是在現代社會,訓練期間死人會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故。
現在?智瑤對於練死人了只是心裡稍微抽抽,要說有很重的負罪感則是沒有。
親自進行訓練的智徐吾對於練死人完全沒有心理負擔,反正“羨”是老智家的財產,有需要的時候死了只是發揮出一種正面的價值。
“我果然差不多要被這個時代同化,尤其是變得越來越貴族了。”智瑤不是在反思,純粹產生這個想法而已。
貴族是什麼?就是必須堅信“王侯將相有種”的觀念,並且還要有“除了貴族之外,其餘都不是“人”的心態,要不然絕對會把自己內疚死。
智瑤如果穿越後不是身為貴族,肯定會想方設法成為貴族,怎麼努力都無法成為貴族則會處心積慮操翻這個體系。
他在母胎就是晉國最強大的家族之一,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在享受血脈帶來的優渥,不會有太強烈的慾望去全盤推翻舊有的體系,開放普通人更多的上升渠道則是一定會做的。
常說屁股決定腦袋,也有不少來自高層為平民大眾著想的人,什麼都不能太絕對的,不是嗎?
智瑤看著正在接受訓練計程車兵,暫時沒有打算對訓練模式做出什麼更改。
他是有看了相關練兵日誌,可是不能一下子輕易地定義,必須再親眼看看的。
後面幾天的觀察之中,“羨”這個群體從某種層面上很符合智瑤的兵源要求,他們幾乎沒有什麼反抗情緒,習慣來自更高階層的指揮。
當然,這種精神狀態也有壞處,比如太過於順從導致有麻木現象。
“絕對服從計程車兵才是好士兵,精神面貌這種東西……現在是一種很奢侈的玩意啊。”智瑤想培養精銳,知道士兵的面貌應該怎麼樣,可是拿現代的標準來要求現在的軍隊,不一定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