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一己之力開啟大爭之世(第1/2頁)
章節報錯
找周天子哭訴有用嗎?要說有實際作用的話,比如周王室出兵,周天子還真辦不到。
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要找周天子哭訴呢?其實是可以從輿論上對智氏進行口誅筆伐,再讓各諸侯有組成聯軍的意向。
這一波不止智氏被告狀,魏氏也被涵蓋了進去。原因當然是魏氏也在攻打鄭國了。
智氏和魏氏並不是用國戰的名份出兵,代表晉國跟那些列國沒有進入狀態,正在發生的交戰屬於一種私人恩怨的級別。
實際上,私仇都能打成國戰的規模,估計也就春秋時期經常能夠看到,其餘朝代只是形成割據才有這種情況了。
“我早就有所準備,他們應該要傻眼了。”智瑤一部分覺得諸侯幼稚得可愛,另一部分則是感概自己有先見之明,聽到訊息才笑出聲。
從哪一代開始,周天子變得沒有節操?其實就是周王室東遷失勢之後,再有好幾次周王室對分封國被滅默不吭聲,一次又一次失去威望,同時也開始讓與之親近的諸侯皆是心中別有目的。
太多忠心於周王室的諸侯被滅亡,周天子僅僅是不吭聲也就罷了,甚至搞出了收受珍寶顛倒黑白的混蛋事,一下子就讓各諸侯看清楚了周王室的真面目。
優良傳統被當代周天子再一次發揚光大,收了智氏珍寶的周天子面對諸侯的哭訴,直接一句:這事吧?其實是智氏佔理來著。
沒錯啊! 智氏將莫名得到的禮器送到了周王室,搶先請求周天子主持公道。
以程式來說,得到禮器又送到周王室這邊,智氏真的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甚至周王室應該進行表揚。
不要說智氏還給周天子私下送了不少的珍寶,連帶能花的錢幣以及布匹更是不少。
周王室已經很久沒有收到禮物,別看是天下共主的身份,賄賂也著實是太久沒有見著了。
如果說周天子現在是什麼心情?他先是收到了智氏的禮物,後面又有那麼多諸侯派遣使者前往哭訴,有點猛然間發現自己可算是有戲份,似乎變得又有點重要的樣子? 長久的小透明啊!他突然間發現自己原來還有用,好像用處還有點大,心思活絡就該想方設法進行操作,也許可能恢復曾經的榮光,是吧?
智瑤目前關注的就是當代周天子有沒有想要一展雄心的心思,某種程度上比較願意助力一把。
孫武和司馬穰苴聽到周天子這一次站在智氏這一邊,對視了一眼發現對方好像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他們只是再一次確認了一件事情,佈局果然是智瑤的強項。
周天子的表態改變了很多人的想法,其中包括智申又覺得可以吞併衛國了。
今天,智瑤來找孫武和司馬穰苴就一件事情,希望他們可以前往衛國,負責接觸衛國的貴族以及公族,不管是用什麼方法讓他們主動請求智氏接管。
“效仿侯氏?”司馬穰苴問道。
的確是早有前例,並且對晉國來說還是成功案例。
事情發生在鄭國,子產推行變法導致鄭國的非公族那些貴族人心惶惶,爆發了“五氏之亂”這麼個歷史事件。
那個“五氏之亂”講起來非常複雜,籠統一點的講就是利益受損者對子產變法的一次反抗,遭到外部勢力的干涉,介於反抗成功又失敗的一個案例。
之所以是成功又失敗,主要是屬於鄭國的土地變成了晉國所有,參與叛亂五氏卻是滅亡。
智瑤尋思了一下下,說道:“我非子產,亦不類韓厥。”
這話的意思是,智氏不會吃獨食,有智氏的好處,一眾追隨者的那一份不會忘記,更不會像韓厥那樣提起褲子就翻臉不認人。
司馬穰苴說道:“穰苴攜程武而往。”
程武是程朔的兒子,同時是智瑤培養出來的眾人中,比較出類拔萃一個。
孫武想了想,說道:“智英、智林隨武而往。”
這兩人是智瑤五服之外的族人,同樣是比較學有所成的其二。
總歸來說,智瑤雖然很早就在培養人才,礙於沒有成熟的教育體系,對於天賦方面的要求就有點高了。
他們主要是被教導識字,隨後想學什麼就看那一類的書籍,能不能悟出什麼來考驗自己的天份;或者是在後面跟在某人身邊學習,能不能學到什麼看眼力。
所以,搞什麼專項培養,智氏並不是辦不到。關鍵在於類似這種精英化的教育是針對繼承人,暫時壓根就沒有其餘人的份。
這樣一看,智瑤乾的培養事業顯得非常不專業,歸納起來就是在培養基層,再有幾個天賦異稟的人突破知識障,能夠成為中上層的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