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幾波火箭就能把整個營寨點燃,不是在鬧笑話嗎?

尤其是在諸夏,有再業餘的統兵將領,麾下大機率也不會全是吃白飯的人,怎麼都要有幾個靠譜的參謀之類,駐營時該注意的事項或許會出現疏漏,不會是完全沒有佈局。

排除掉藝術加工的演義作品,火燒連營這種事情似乎就只有“夷陵之戰”一個例子?倒是使用水攻的戰例非常多,並且成功的例子還不少。

還有,偷襲就能打下整個營地這一種戰爭模式,正兒八經的戰爭史並沒有相關的戰例,只會出現在演義作品之內。

為什麼?一切只因為軍隊的營寨遠比想象中更大,軍隊計程車兵也是集中在營寨之內,有著層層的防禦設施,真心不是依靠一次偷襲就能夠拿下。

相反,攻打營寨歷來屬於進攻方有得選不會幹的事情,原因當然是攻打營寨不比攻打城池簡單多少。

事實是什麼?或許能夠依靠偷襲摸進外圍營區,悄聲無息解決每一個敵人是無比艱難的事情,很快就將被發現並展開廝殺,將整座敵營給警醒過來。

如果敵軍因為驚嚇而發生混亂自然是最好,偷襲一方能夠更多的殺死殺傷敵軍,敵軍也會在混亂中互相踐踏或自相殘殺掉一部分,別奢望敵軍真的會全部自相殘殺到死光光。

敵軍真的爆發自相殘殺,偷襲一方也不會深入營區,只會是見好就收,避免給陷進去出不來了。

兵者,兇器也,戰者危事;兵者,國之大事也。怎可不慎之又慎?

在晉軍時不時一波箭雨覆蓋之下,東方的天際迎來了魚白色。

有了光線之後,夫差看到的是己方營寨周邊八十步內一大批晉軍弓箭手,還有一種手持未知武器的晉軍士兵,更後方則是層層疊疊的更多晉軍。

夫差看不懂的武器叫弩,昨晚正是智氏弩手射得最遠,弩箭覆蓋範圍達到了一百三十步。

當然了,要看是什麼弩,好多弩的射程其實比弓短,只是弩的穿透力更強。這個主要是弩箭的杆太短,再來是尾羽相對硬以及伸張長度也短的關係。

就事而論,箭矢的每一個部分都不是多餘的,它們的存在必然有其科學作用。所以每一個不同種類的箭矢,它能發揮出來的價值各不相同。

“東邊有約兩萬數量的晉軍,其它兩個方向呢?”夫差眯起眼睛在思考。

站立在戰車之上的智瑤也在觀察吳軍營寨。

能夠看到的是吳軍營寨的前端營區一片狼藉,好些昨晚被燒的帳篷和窩棚還在冒煙,給予營區內披著霧氣的效果。

一輛並列戰車上的智徐吾說道:“宗子此舉,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也!”

說的是趁著夜色趕路,再逼近敵軍營寨這個舉動。

講實話,不是有“艾陵”這座夜間有篝火和城牆上火把密集的城池,再來是吳軍營寨前方也有篝火和營地內有火光,智瑤還真不會玩趁著夜色行軍這種事情。

在昨晚,“艾陵”是明顯的地標,能夠讓在平野行軍的晉軍知道自己大概在什麼位置,再有吳軍營寨也有火光等於是給晉軍指出明顯的目標在哪。

當然了,最為主要的還是地形的因素,換作是地形複雜的話,有再明顯的地標或是目標,玩趁著夜色趕路壓根就是在瞎胡鬧。

不管怎麼說,智瑤成功了,不是嗎?

所有的事情只有成功和失敗兩種,失敗自然是要成為反面教材,成功則會收集到無數的讚美和崇拜。

智瑤看到吳軍營寨中的王旗卻是皺眉了。

明明昨天有細作彙報,說是伯噽進入吳軍營寨的。

伯噽能得知有新的晉軍抵達齊國,自然是智瑤讓子貢刻意洩露給伯噽得知,要不然早早南下的子貢哪裡能清楚晉國內部的兵力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