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與吳軍會獵於此!(第二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話說,智瑤為什麼要那麼幹?跟不能俘虜君主已經不是一回事。
春秋中前期貴族不能俘虜敵國君主,君主互相之間其實也不想俘虜對方,哪怕是貴族在戰陣上碰面能不殺死對方都不會殺死,小兵兵就更不能殺死貴族了。
到了春秋晚期,死在小兵兵手裡的貴族早就多不勝數,小兵兵未必有那個膽子俘虜敵國君主,貴族去俘虜敵國君主則被視為榮耀。
真實的情況是,目前的局勢不允許智瑤將夫差殺死或俘虜,要不然便宜的只會是楚國和越國。
不止夫差不能死掉或被俘,甚至智瑤都不想看到一個太虛弱的吳國。
一旦夫差死了或是吳國虛弱下去,運河到底還挖不挖了?不挖的話,以後智瑤南下的便利可不就是沒有了。
要讓楚國或越國對吳國實施復仇並且輕易成功,吳國倒了下去之後,智瑤面對的會是重新強盛起來的楚國,又或者是趁勢崛起的越國。
楚國是一個老牌強國,底蘊方面比吳國厚實多了,不是一次兩次大敗會就此沉淪的國家。
越國一旦有崛起的機會,大機率會像吳國那般有一個烈火烹油的趨勢,短時間內各種牛逼,極可能會是一種神阻殺神佛擋殺佛的離奇運道。
對於智瑤來說,一再不顧國力東征西討和啟動各種大工程的吳國不能在這個時候倒下,吳國要倒也要等智氏做好了相關的準備。
“子我。”智瑤出聲呼喚。
宰予立刻上前,行禮道:“臣在。”
智瑤吩咐道:“你為使,往見吳君,邀其出營會獵。”
宰予應:“諾!”
不是要約戰。
吳人不講究要打必須宣戰那一套,他們的敵人也就不用開戰前先宣戰。
智瑤這是要複製曾經晉軍跟楚軍打的“鄢陵之戰”,大軍迫進到敵軍營寨前方,不給敵軍更多用來排兵佈陣的空間,再逼敵軍展開正面決戰。
那一次“鄢陵之戰”中,遭到迫進沒有排兵佈陣空間的是晉軍,著實是被搞得非常狼狽,但凡將校拉垮或是士兵意志不堅決就該輸掉,只是晉軍頑強地撐過難關,並且取得了“鄢陵之戰”的勝利。
宰予在兩支大軍對峙狀態下去見了夫差,沒有缺個少腿或少身上零件回來。
“宗子,吳君應下會獵,命我軍退後。”宰予說道。
這不對勁!
吳人是出了名的野蠻,哪怕宰予沒有缺少什麼零件,竟然也沒有受到侮辱?
至於夫差命令晉軍後退?這倒是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地方。他畢竟是君主,只能是以命令的口吻,哪能是請求呢。
智瑤對夫差要求後撤是不可能照做的。
他們壓迫吳軍是一回事,主動後撤豈不是喪己方士氣?
智瑤的回應是派人前往魏駒和狐解處,以智申的名義命令他倆率先展開攻擊。
話說,智申在哪?他待在“艾陵”東北方向的晉軍營寨,老老實實做一個運籌帷幄於帳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