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紛紛登場(第2/2頁)
章節報錯
之前對田氏喊打喊殺的智氏相關人等,包括智瑤在內,看到田常可沒有什麼凶神惡煞,要說給什麼好臉色自然也是沒有,平常對待罷了。
“濟水之北,因田氏而失。國中之亂亦因田氏而起。不死為何?”鮑牧很直接地剛正面。
田氏當下在齊國的口碑比較兩極化。
以齊國公族為首的一批人十分痛恨田乞,一來是看清楚田氏在齊國的內亂中各種左搖右擺,一度還利用了公族;二來則是田乞佔奪了本該屬於公族的相位。後面那一項最是讓他們感到憤懣。
事實上,齊國的一番亂象中,田乞不止是站在第三層那麼簡單,他將能利用的人全給利用了個遍,得罪了不少人,乃至於跟親密戰友反目成仇,拉攏到的人也是不少。
齊國這一次內亂過後,比較明顯的就是田氏從無關緊要的層次,演變到現在舉足輕重的份量,再有齊君陽生護著,誰都拿田乞無可奈何。
在這種場合,尤其是在魏侈的喪禮之中,鮑牧和田常直接剛起來,怎麼都不像是在演戲。
如果鮑氏和田氏在演戲的話,下的成本也著實是太大了!
智瑤很清楚鮑牧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齊國濟水以北遭到晉軍……也就是智氏私軍的控制?這個當然顯得很嚴重,只是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最緊要的。
一個國家內亂,家族與家族形成極為嚴重的對立,國家的利益基本是會被拋到一邊,想方設法拉攏到盟友將對手弄死才是顯得最為迫切。
所以了,不管是在春秋時代,還是換作其餘年代,很多位高權重的人總會做出一些令人不理解的事情,比如寧願將所有的好處給外國人,乃至於創造機會讓外國人佔盡便宜,打死就是不想讓國內的對手好過。
現在的情況是,鮑牧想要取得智氏的認可,再利用智氏作為靠山在接下來跟田氏的鬥爭中佔盡上風;田常看到了那種趨勢,當機立斷選擇出來硬剛。
今天只會是預演而已,極可能也只是一場小打小鬧,後面到“新田”才是踏上邦交舞臺極盡表演的時刻。
智瑤不會做出翻白眼、聳聳肩、等等一系列看上去幼稚或不穩重的小動作,臉上保持微笑,時不時搭理一句無關緊要的話,一瞧就是大家族子弟該有的涵養。
鮑牧和田常當然不會一直吵下去,他們看到魏氏有人出場,朝著對方冷哼一聲,分別又對智瑤行禮完畢才退開。
“若牧來尋,好生招待便是。”智瑤吩咐了下去,沒打算怎麼早跟鮑牧談什麼正事。
臺狐壓低聲音說道:“鮑氏在齊根深固蒂,或可利用?”
智瑤沒給予回應。
講實話,鮑牧的年紀太大了,後輩中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人物,看似可以利用的樣子,哪天鮑牧一死,智氏插足進去會深陷泥潭。
智氏要插手齊國的理由可以有很多,過程中可以謹慎地挑選盟友……,或者說叫利用物件,可不是非鮑氏不可。
“世子,越國五大夫扶同,吳國太宰嚭(pǐ)。”臺狐看到了關鍵人物,立刻進行提醒。
扶同也叫逢同,所謂的五大夫是越國最為位高權重的五名大夫。
太宰嚭就是伯嚭,他這個太宰並不是宰相,其實就是管理典籍以及君主的首席顧問。
兩個人本身都不在國內,得知魏侈壽終正寢來到晉國,正站在角落裡交談著什麼,看上去很是其樂融融的模樣。
逢同恰好看到智瑤看過去,遠遠地行禮致意。
伯嚭從逢同的舉動才發現智瑤在注視,一樣是行禮問候。
沒有一小會,逢同來到智瑤邊上,再次行禮,說道:“同見過宗子。”
智瑤對逢同主動過來有點小意外,回禮過後不由自主地掃了一眼不遠處的伯嚭,發現對方正笑眯眯地看著這邊。
吳國現在是越國的宗主國。
那麼吳國有發現越國的小動作嗎?絕對有,只是有點分人,可能誰都知道了,獨獨夫差被瞞住。
“晉乃伯也!未能時時前來問候,實屬有罪。”逢同先定下一個基調,表示依舊認可晉國是霸主國,認罪什麼的聽聽就算了。
智瑤笑著說道:“我家與越國易物極多,略略知曉越國風景。”
兩個謎語人對初步接觸達成一致,雙方都有事後另約時間詳細商談的意願。
令人沒想到的是後面伯嚭也來到智瑤邊上,還是等逢同離開之後才來。
智瑤與伯嚭交談了一小會,一開始還聽得不是那麼理解,慢慢搞懂伯嚭是個什麼意思了。
“這傢伙,收保護費收到智氏頭上了?”智瑤只能說心裡大受震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