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人設要立足(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同時清楚一件事情,趙伯魯這一代的趙氏估計要唯智瑤領導的智氏馬首是瞻,但總好過智氏一再針對趙氏,直至將趙氏給玩死啊。
趙氏依舊健在,一切都還存在變數。
一旦趙氏沒了,一下子徹底的巴比Q,就什麼可能都不存在啦。
曾經,多少家族歷經過這樣的事情,又有多少陷入窘境的家族重新站起來。
智氏一度也有徹底完蛋的趨勢,當時誰能料到智氏會在後面變成晉國卿位家族的獨一霸?
因此,魏駒和韓庚並不認為智瑤的處理方式霸道,甚至認為智瑤果然是個厚道人。
別覺得他們傻,主要是懂的套路少,沒有相關的例子能夠以史為鑑。
相反,建立友情再傾力相助,才是當前時代的一種行事方式,並且相關的例子著實是太多了。
當然了,主要也是智瑤的人設穩,處理一些人情世故符合人們認可的價值觀。
有那麼一個人,他的演技絕對是演帝級別,不是騙了少數人,完全是騙了一整個國家,依靠演技和自己的姑媽,行騙到收穫一整個帝國。只是他光有表演天份,沒有什麼好下場並不是一顆隕石的原因,純粹是沒有治國的能力,並且軍事才能更是稀爛。
一件插曲……,反正對大多數人就是個插曲,對趙氏則是震盪級別的大事件,發生了也就發生了,沒有出現刀兵相向的流血,自然也就不會耽誤軍隊接下來的行動。
他們這一支大軍用最快的速度出了山區,抵達了一片範圍不是那麼廣的平野,隨後進行了多部分的拆分。
“此處水源充足,我軍亦可就地剿殺牧人,軍資無缺。”智瑤在給智申講即時的情況。
他們本身帶著三個月的後勤物資,隨後在“鮮虞”補充了足夠消耗兩個月的軍需,
考慮到南下的部隊是減少不是增加,後勤物資實際上能支撐大概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別說後續還有來自“鮮虞”城的供應了。
現在麻煩的是正面戰場的晉軍後撤,沒有如智瑤所需要的那樣繼續跟異族聯軍打僵持戰。
在這種即時戰略出現變動的情況下,很多事情指定不能按照原先的方案來了。
如果不是出了“鮮虞”再接到正面戰場的戰報,理想狀態應該是以“鮮虞”城為據點,晉軍再分別沿途設防或設伏,爭取阻擊回撥的異族聯軍或消滅更多,把控住“鮮虞”城外的險要區域,再跟異族聯軍接著打。
事情已經成了那樣,派人去聯絡韓不信和狐尤,最快也需要十天左右。
作戰最忌諱的就是前一刻氣勢洶洶向前,下一秒莫名其妙後撤,不止是浪費時間,更多的是會給士兵在腦子裡造成混亂,進而又打擊到全軍計程車氣。
智瑤的選擇是趁著敵軍主力沒有返回,用最快的速度去搞平野的敵人,能夠繳獲到更多的馬、牛、羊最好,隨後看實際的情況。
“瑤已灑出斥候,需知敵軍此時動向,再行佈置。”智瑤說道。
智申本身有軍事才能,只不過挺一般的,聞言點了點頭,示意接著往下說。
搞清楚敵軍的動向最為重要,不然想要做什麼都是憑空想象。
戰爭啊,情報最為關鍵,不止是能佔盡先機,別搞出盲目亂追給迷路,乃至於遭到埋伏。
智瑤的想法是,一旦敵軍在回撤就設伏搞幾波,爭取最終將敵軍堵回山區;敵軍還是待在原地,他們不應該浪費更多的時間在這一片平野,同時派去韓不信那邊的人應該到了,韓不信需要重新領著軍隊從南面壓迫異族聯軍。
話又說回來,扛正面的異族聯軍應該還不知道“鮮虞”陷落的訊息?他們現在正處在逼退晉軍的喜悅之中,以沒組織沒紀律的尿性,很可能在連續的狂歡。
在隨後,外出的斥候先回歸來,自然也有出去而就此失蹤的斥候,反正就是探查到的情報接二連三送到智瑤手裡。
智瑤並不會只相信一份情報,需要從多份情報裡面找到共同點,一再比對和驗證,乃至於是重新偵查,新的行動方案才會被制定出來。
“敵軍並未挪步,仍在原處終日吃酒。”智徐吾懂這種情況下應該做出什麼選擇。
智瑤掃了一眼其餘人,能看出他們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那是中山國第二次擊敗晉軍。
一次擊敗是僥倖,總不能第二次擊敗了還覺得是僥倖吧?
在那種心態下,他們確認與自己交戰的晉軍撤退,死盯著這一股晉軍沒有發現異常,還不允許犒勞一下自己?
智瑤知道越是到這種時候,自己的心態越是要穩。
他一再比對之前獲得的情報,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