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簡直是難以言表(第1/3頁)
章節報錯
子路等人有自己的訊息渠道,能夠得知孔子以及一幫同門在陳國得到遭遇。
因為之前是冬季的關係,訊息的傳遞速度會有點慢,等到春暖花開的季節,訊息一下子就送過來了。
“世子。”
一眾人看上去比較沉悶。
智瑤不想在聰明人面前裝傻,問道:“可是為師孔之事前來?”
子路代表一幫師兄弟說道:“不敢請智氏出兵相救,只求世子允許我等南下。”
就是啊。
智氏跟孔子的關係沒有到得知險情出兵相救的地步,並且之前孔子還幹出了不告而別的事情,等於是自絕於來自智氏的友情。
如果智氏得到孔子有危險立刻出兵營救,豈不是一種犯賤的行為?
子路現在是智氏的附庸,屬於有自己封地和武士、屬民的階級,以當前時代的特性,完全能夠下達徵召令,帶著私兵南下。
因為子路是智氏附庸的關係,想要做什麼最好得到智氏之主的允許,並不是來詢問智瑤這位世子的意見。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子路這件事情幹得並不地道。
智瑤很嚴肅地說道:“仲由無需再言,且往見我父,再論其它。”
作為“儒”不該最守禮嗎?即便是事急從權,事情不是這麼辦的。
智瑤又看向子貢等人,說道:“瑤知師孔於諸位如父如兄,陳國、蔡國合圍,你等可能相救?”
除非子路等“核心弟子”將在幫智氏幹活的師兄弟全部召集起來……,不,哪怕是人全部召集起來,數量也就幾百,能鬥得過陳國和蔡國嗎?
所以,智瑤很懷疑他們是來迂迴求救,為的就是讓智瑤親自出馬,帶著大軍南下。
蔡國是個小國,並且也在亡國的邊緣,兵力絕對非常有限。
陳國雖然被楚國滲透得很嚴重,國戰或許出動不了太多的部隊,折騰孔子以及門徒屬於不一樣的性質,出動一個“師(100戰車在內2500兵力)”還是能夠辦到。
再則,陳軍和蔡軍不是要對付晉國、楚國或吳國,對付的是沒有國家作為後盾的社會活力團體,陳軍和蔡軍才不會未戰先卻呢。
孔子以及門徒現在的情況是,孔子先帶著一批人南下,後面則是個人或幾個人一批批南下;孔子被圍了起來,後面去的不是沒有任何補給,便是被凍斃、餓死。
總得來說:這一波已經南下的孔子以及門徒損失慘重,子路等幾百人再南下純粹是添油,很難改變不利的現狀,更加可能的是再送一波人頭。
“已經送了不止一波人頭,每死去一個都是極大的浪費,孔丘大概就是這一次之後,再也抖不起來的吧?”智瑤心情很糟糕。
智瑤還真猜對了。
孔子因為這一次在陳國受困,其門徒損失真的很大,導致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走到哪帶著一兩千馬仔的畫面。
那麼,因為孔子要去楚國當官,搞得那麼多的門徒喪命?還真的是令人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
當然,那些門徒是自願跟隨孔子,出了什麼事情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埋怨不了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