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簡直是難以言表(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智瑤不認識那些人,他們也沒有為智氏效過力,聽說了這麼一件事情的智瑤也許會心裡進行嘲笑。
敲他嗎的是那些人真幫了智瑤不少忙,智瑤又清楚那些人有多少才能,結果一個個因為荒謬的原因去了異鄉送人頭,真的難免會讓智瑤心裡感到痛惜。
明明都能為我所用,然後那麼廉價的死了,任何有大抱負的人主,怎麼可能受得了。
因此,智瑤得知那些訊息的時候,一瞬間怒火就在被醞釀。
好了,之前已經有那麼多人去送人頭,得知訊息的子路等人也要南下,他們固然對孔子是有情有義,反過來也顯得智氏的付出和善意無比廉價。
智瑤沒有看到他們有出現動搖,一顆心不由沉了下去。
“世子。”冉有臉帶愧疚地說道:“若得活,必來為世子效犬馬之勞。”
隨後,一群人對智瑤行禮,臉上卻是滿滿的堅定。
智瑤知道勸不動,極可能還會因為一再勸說,搞得友人變成仇人。
怎麼辦呢?
智氏直接出兵,冤大頭不是這麼當的。
或者智瑤幫他們進行最精良的武裝和最充分的準備?那可是三四百人,一人一副甲冑再配上鋒利的武器,再給一些戰車,還不如智氏出兵呢。
剛才那些二代很想南下,要不智瑤給激勵一下,真的讓二代們南下,順便救孔子等人一救?這就變成了花智氏的人情,辦孔子的事。這麼一搞,智氏的付出絕對遠比自己出兵或武裝一幫門徒的代價更大。
智瑤一再掃視子路和子貢。
這兩個人參與智氏的內務最多,他們一旦效力於其它家族,帶給智氏的傷害將會比想象中來得更大。
“我必須派人盯著他們,一旦……”智瑤不想用險惡的心去猜度他人,可是有時候又不能避免。
走了,他們真的去找智申辭行了。
子路沒有召集私兵。
一樣擁有食邑的子貢也沒有。
他們的這種選擇其實讓智瑤更加失望。
“好傢伙,自以為公私分明是吧?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割捨啊。”智瑤就是這麼想的。
“‘儒’之恩義,看似廣,實則狹也。”司馬穰苴這是在嘲笑嗎?
子路走了只是讓新軍那邊缺少了一名教官。
冉有、子貢走掉,要不是智瑤早有準備,智氏建設“邯鄲”的進度肯定要被拖慢。原因是有新的人去接手,需要從頭開始瞭解子貢和冉有的進度,肯定是會浪費一些時間。
幸好智瑤之前給每個主官都安排了足夠多的副手。而這些副手全是智瑤從小培養的人,忠誠度根本不用懷疑。
有了原先的副手頂上,好歹是讓進度不會被拖得太嚴重,只是能將事情辦得怎麼樣,需要後繼進行檢驗了。
“孔丘言仁循禮,乃為抱負是也。其人言行不一,得勢猖狂,失勢謙恭,魯國上下何人不知,便是齊國亦盡知。”司馬穰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