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形來說,其實就是誰掌握了“虎牢”就等於把控住交通要道,否則早期晉國也不會在那邊建城。

智氏目前對增加封地興趣不大,十足感興趣的是獲得人口。

魏氏恰恰相反,他們因為封地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內部也出現了隱性的危機。

簡單說就是,魏氏本來有個三十來萬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從範氏、中行氏和一些中小貴族那裡獲得的二十多萬人口,五分之二都是剛得到的人口,出現管理失控的情況就是大危機了!

當然,要是魏氏成功地消化了新得到的人口,再加上封地得到極大擴張,肯定能夠讓魏氏實力得到極大的增強。

相同情況的還有智氏、趙氏和韓氏。這個也是大亂鬥之後的必然現象,誰都膨脹了一大圈,接下來就是比拼誰消化勝利果實的速度更快。

以常理來論,智氏吞併的畢竟是曾經的同宗中行氏,肯定是智氏消化勝利果實遠比趙氏、魏氏和韓氏更迅速。

歷史上也是那麼一回事,結果就是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而已,本來實力排在靠後位置的智氏一下子變成晉國內部各家族中的最強。

智瑤之前正在練習射藝,還是在校場接見魏駒,衣服都還沒有換。

收到晉軍南下訊息的鄭國,他們很雞賊地將大河沿岸的人口能遷徙的都遷走。這個也是鄭國輕易同意將那些城邑劃歸晉國的主要原因。

對鄭國來說絕對不能丟失的疆土是“制田”,只要“制田”仍然屬於鄭國,他們就不用有缺糧的擔憂,大河南岸的一些地方被晉國拿去固然難受,勢必人強的局勢下丟了也不是不行,也許還是一個給晉國製造麻煩的機會呢。

至於是個什麼樣的機會,暫時不表。

智瑤很清楚魏駒提到那個話題是什麼意思,重申道:“我家並無獲取大河南岸城邑之意。”

他都已經制定了東向的戰略,毛病了才一腳踩到南邊去。

哪怕智氏會向南,欺負衛國不香嗎?何必去啃軍隊戰鬥力還行的鄭國,尤其是還要跨過魏氏的控制區再去攻打鄭國。

魏氏正是因為智氏表達對新獲鄭國城邑無訴求,才覺得鬱悶啊!

那些是空城,現存的晉國卿位家族之中,除了狐氏之外,誰還能缺了遷徙人口過去充填呢?

魏氏寧願智氏在大河南岸多拿一些城邑,也不願意趙氏插手太嚴重,別說趙氏還死死咬住“虎牢”不鬆口了。

智氏對大河南岸沒有興趣,其實就是讓魏氏少了一個守望相助的盟友。

當然,魏氏也能跟趙氏或其餘家族合作,問題是跟趙氏合作會讓魏氏感到膈應,其餘家族則是實力不受魏氏的信任。

“今次前來非為此事。”魏駒說道。

智瑤心想:“那你提出來做什麼?”

魏駒盯著智瑤的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繼續往下說道:“觀智氏新軍之利,我家欲練新軍。”

然後呢?

魏氏是要跟智氏取經嗎?

智瑤困惑地看著魏駒,說道:“你我雖為盟友,然……仍是有別。”

什麼時候各個家族能夠跨進對方的領域,還是這種明明白白來詢問意見的啦?

魏駒先是愕然,隨後說道:“非瑤所想那般。我此來僅為求購紙張。”

先提到老智家的新軍,然後說要求購紙張,其中有什麼關聯來著?

智瑤差點腦袋上頂個黑人問號。

“教學之難,難在文字承載。我家亦需教導族眾,充以為‘士(軍官)’。”魏駒解釋道。

是哦?

智瑤將紙張鼓搗出來,哪怕是能夠大規模生產,其實長久以來還是沒有投入市場,僅僅是有時候會拿來當禮物送人。

所以,其餘家族哪怕是知道老智家能夠生產紙張,他們想大量購買也沒有地方能夠買到,僅是獲得禮物中的紙張數量又難以允許他們使用在各個領域。

魏駒之所以特別來找智瑤提出大量採買紙張,不就是因為老智家沒有投入市場販售嘛?

因為封閉性和節操方面的問題,其餘家族暫時不知道印刷術的事情。

總之,魏駒看到了智氏新軍的厲害,認識到了基層軍官的重要性,想到了軍官培訓,好像是沒有注意到其餘教育也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