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天命所歸(第2/2頁)
章節報錯
近幾年的情況好像也在證明那一點,晉國內亂顧不上外部,僅僅是楚國就滅亡了兩個國家,蔡國也進入了楚國安排好的鍋裡在燉著。
老子用懷有深意的目光看著智瑤,又說道:“智氏強,瑤執政,或是諸夏之幸。”
本來跟老子雙眼對視的智瑤挪開了自己的視線。
諸夏有一句諺語叫:人老成精。
活得久,經歷的事情一多,老人家跟某某誰接觸,再去看那人的家庭背景以及實力,結合那人一貫的表現,再從有限的言談進行分析,大致上能猜測出有什麼目標了。
智瑤之所以挪開視線,純粹是有些心虛。
本身就是管理學大佬的老子,他已經從智瑤的一系列計劃中窺探到了未來,不是智氏遭到其餘卿位家族聯合打死,就是智氏將那些卿位家族打死,可能智氏也會帶上盟友一塊玩耍,總之智瑤一定會大大改變晉國的內部格局。
當然了,老子也就想到智氏會大放異彩,乃至於料想過智氏想要代晉,其它的層次因為沒有前例,再加上思維已經固化,肯定沒往智瑤要完成大一統去想。
老子能猜想到智氏代晉,其實是有過相關的前例,比如成湯武革命和周室代商。
成湯是滅夏,又展開了很多的新制度,既是所謂的革命。
之所以說姬周是取代殷商,主要是姬周也是走殷商那種“天下共主”的路線。
他們走了很多地方,繪製山川輿圖的時候,將一處處低窪地點給標註出來,後面那些地方就是蓄水成湖的位置了。
“如此工程,智氏必可為天下之首善。”竇犨年紀大了,幹勁卻是比智瑤還高。
他又說道:“請世子出兵‘東山’,驅狄戎遠遁。”
這個“東山”的全名叫“東山皋落氏”,那裡盤踞著一支東山黑狄,他們是赤狄的一支。
關於這件事情智瑤怎麼可能遺漏,要啟動大工程,不可能忘記邊上還蹲著那麼一群傢伙。
智瑤比竇犨更狠,面無表情說道:“狄人充以勞力易也。”
要挖好長的水渠,抓來東山黑狄來幹活挺好的。
智瑤還將目光投向了兩河地帶的長狄。
如果不是北上的通道掌握在趙氏手裡,智瑤甚至很喪心病狂地盯上了仇由國。
要知道啟動大工程不止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其實以當前時代的限制,進行大工程會造成的死傷會比較嚴重。
其他家的人死不完,再加上抓那些異族過來,水渠修完了是種田還是放牧都行。
什麼?異族竟然會種田?這個在目前一點都不奇怪,赤狄、白狄和各種戎人,他們本身就是既遊牧也農耕,只是遊牧的比重大一些而已。
在他們巡察一圈回到“邯鄲”時,智瑤很納悶為什麼孔子連帶一幫馬仔全在。
“我師離陳往蔡,為楚逐之。”子貢一臉色鐵青說道。
關於蔡國發生的事情,相關的情報已經送到智瑤手裡。
智瑤想道:“陳國和蔡國也就是心大,敢放帶著兩千多馬仔的孔丘入境。楚國正在強制遷徙蔡人,有那麼一支隨時能開乾的隊伍在,尤其孔丘還是當世的大嘴巴,怎麼可能不驅逐嘛!”
說孔子是大嘴巴有理由,前年他又去了衛國,得到南子的招待,隨後傳出了很多令衛國難堪的言論。
當時只有孔子和南子在,兩人必定有誰將發生了什麼說出去,極小的機率是南子外傳,更多的可能性是孔子傳出去,不得到一個大嘴巴的名聲就怪了。
楚國驅逐孔子一行人肯定還有另外的顧慮,他們在幹遷徙蔡人的事業,不可能讓那麼一支武裝團伙在側的呀!
智瑤心裡怪怪地想道:“他們這是玩夠了,來我家裡休整是吧?”
不過,好像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老智家正要有大動作,孔子帶著一大幫能幹活的人過來,簡直是太合適啦!
這種事情讓智瑤心生一種“難道我是天命所歸?”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