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難以置信的事態發展(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裡是大陸澤邊上的一座城邑,也是智氏跟魏氏協商後留給士皋夷的封邑,只不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士皋夷需要改一改字首,以習俗可以稱為橫矛皋夷,或是以大區域性質改為凡皋夷。
當然了,既然士皋夷的封邑在“橫矛”這個地方,肯定就繞不過魏氏,才有了智氏跟魏氏的協商。
現在的事態是,魏氏也攪和進了智氏跟士皋夷的交易,使得魏氏能夠對很多範氏的城邑做到兵不血刃就進行接管,對此魏氏當然樂意。
智瑤看到子貢到來,心裡比較詫異,問道:“何事?”
而子貢看到現場還有魏駒、士皋夷以及其餘人,只是行禮問候,沒有說出來意。
“諸位自便。”智瑤知道肯定是有什麼大事,要不然子貢不會過來。
來到一個沒有旁人的地方,子貢說道:“‘元戎’率軍與鄭軍、範氏於少水線大戰,我軍中伏慘敗。”
這個訊息讓智瑤有點失神。
作為“元戎”的趙鞅號召所有卿位家族出兵,連帶國內的中小貴族也是進行納賦,帶上三個沒有滿編的軍團去了一個叫“野王”的地方,本意是震懾還沒有退兵的楚軍,同時也是給予範氏壓力,然後悲劇了。
智瑤回過神來,問道:“我父如何?”
子貢可不敢耽擱,立刻答道:“主無恙。”
得知父親沒事,智瑤一顆提起來的心也就放下,說道:“因何如此?”
如果事情沒有變化,晉國三個沒有滿編的軍團會一直待在“野王”不動彈。而“野王”其實並不是什麼前線,邊上那個叫草中戎的異族部落聯盟也對他們無法構成什麼威脅。
“某日‘元戎’言及楚軍入境,另有鄭軍,不得已率軍南下……”子貢開始緩緩道來。
事情就是趙鞅不知道從哪裡得到訊息,得到了楚軍、鄭軍和範氏合流的情報,不給其餘“卿”進行證實的機會就強硬下令南下。
當時包括智申在內的所有貴族只認為趙鞅要公器私用,也就是拿要應對國戰的軍隊去幫趙氏攻打範氏的城邑,他們心裡肯定是不爽外加不樂意,一個個家主那樣肯定是會影響到自家的軍隊,搞得軍心有些渙散。
然後?
他們過了“原”到少水西岸遭到伏擊,還是西邊、南邊和東邊同時有伏兵殺出,始料未及再加上而本來就軍心渙散,稍作抵抗就退向了“原”。
組織度強的那些家族倒是損失不慘重,其中包括智氏、趙氏和魏氏,韓氏、狐氏和好些家族這一波整了個血虧。
“楚軍果然北上?”智瑤著實是不懂楚國的公子閭究竟是怎麼想的了。
子貢說道:“雖未見楚軍旗號,當是楚軍無疑。”
這麼說,楚軍的確是北上了,只是偽裝成了範氏或鄭國的軍隊。
智瑤滿臉無語,問道:“可是‘元戎’使我父調兵?”
子貢答道:“不獨我家,魏氏亦如此。”
事態演變成這樣,作為“元戎”的趙鞅是將臉都丟盡了,換個角度來講未嘗也不是一個將敵軍在野外殲滅的機會。
那麼,事情究竟是怎麼個一回事?
到底是趙鞅要利用各家族的軍隊去為趙氏攻打範氏,還是真的事先獲知聯軍北上的訊息?
如果趙鞅真的早知道聯軍北上,他們在少水西岸遭遇伏擊是怎麼回事?
“不會是趙鞅這一波玩的是借刀殺人吧?”智瑤覺得有可能,可是可能性不大,因為玩得太明顯,並且也太卑劣了。
不管怎麼說,反正趙鞅指揮的大軍遭遇到了慘敗是事實。
說得不好聽一些,果真是趙鞅的謀劃的話,簡直就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僅是這一場大敗就能讓趙鞅的威嚴盡失。
更詳細的戰敗過程需要智瑤去了才能知道。
他後面找到魏駒,可能是魏氏的人還沒有過來,沒有從魏駒這裡獲知得到率軍前往“原”的訊息。
“大軍於少水西岸慘敗?”魏駒露出了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智瑤只是說出了已經發生的結果,沒有將自己的相關猜測講出來。
可能是碰巧,智瑤剛過來告知魏駒關於己方大軍在少水西岸慘敗的訊息,後一腳魏氏那邊的家臣前來了。
魏駒從家臣那裡得到確認,還是一臉懵逼的表情,呢喃道:“實是令人費解……”
是啊,智瑤同樣被事態的發展給整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