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瑤為什麼不是讓智氏對上楚國參與國戰,選擇將交戰目標放在範氏呢?

不是智氏對楚軍發怵,跟獲利有點關係,真正不那麼做的原因是楚國不該由現階段的智氏去負責。

講道理,趙鞅才是眾“卿”之首,趙氏就應該擔負起扛住來自國外的最大威脅;韓氏與狐氏在上一次避戰,重新跟楚國開戰少不了兩家的上場,他們是一雪前恥,還是繼續歷經恥辱,反正必須上場;魏氏在其間處在可上可不上的選項,不上情有可原,上了又打贏則是能夠獲取榮譽。

智申生病了?不管是真病了,還是假生病,一病直接讓智氏從那個漩渦中掙脫。

“範氏聯絡國中諸家?”智申一聽到這個訊息完全愣住了。

他過了一小會,對智徐吾說道:“你往‘智’地,訓斥與之聯絡諸人。”

搞什麼?那一批在“智”地養老的老一輩是要翻天嗎!?出了那些事情沒有第一時間彙報,不止是沒把智申當家主,小心思也有點多了。

智申的反應很符合作為家主的身份,只是看來還是有點心慈手軟了。

類似的事情要是發生在趙氏身上,信不信趙鞅舉起屠刀殺掉一批?

如果是讓智瑤來處理,其實也會殺掉幾個,用以震懾敢有小心思的老一輩,再樹立家主的絕對權威。

有時候血腥很管用,尤其是在團結內部方面,免得族人以為家主軟弱,各種小動作不斷。

智瑤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沒有建議智申玩一手殺雞儆猴。

畢竟,智申不是趙鞅,也不是智瑤,每一個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和辦事方式。

“以後要派人專門盯緊那些人了。”智瑤心想。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免不了存在形形色色的人,一旦家主太過軟弱的話,不止外人會得寸進尺,族人也會順著杆子往上爬。

某種層面來講,智申的軟弱還會助長老一輩的氣焰,對智氏真的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智申用一種抱歉的表情看向智瑤,說道:“只能如此。”

父親都那樣,還特別解釋了一句,作為兒子的智瑤只能理解呀。

智瑤回以微笑,心想:“罷了,他們愛蹦躂就蹦躂,有我在他們蹦躂不了多高。我再拿小本本記名字,以後一個一個收拾。”

直接就說,智申的能力不足和性格不強硬,不止需要有智囊團的存在,還需要親友團幫忙維持某些層面。

智申問道:“魏氏將如何?”

智瑤在思考其它事情。

博覽道等了兩個呼吸的時間,才說道:“魏氏或將設局?”

就實際情況來講,智氏、魏氏跟範氏都沒有死仇,智氏因為中行氏存在的關係很長時間保持中立,開打了也沒有過多的糾纏;魏氏一開始就跟範氏交戰,後來更是謀求範氏名下的大多數城邑,與之智氏跟範氏的矛盾大多了。

智氏不借範氏的聯絡設局,純粹就是可能毀了名聲,能夠獲得的利益卻是不大。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搞陰謀手段就顯得很沒有不要了。

魏氏那邊不一樣,他們設局能夠獲得很大的利益,哪怕是為此毀了一些名聲也認為值得。

智申覺得自己病得簡直太及時了,真真是巧妙到不行,看著智瑤心裡想道:“用最簡單的方式,破除掉了很難躲避的設局。以後智氏由瑤來掌管,至少不會吃虧……”

智氏因為智申病了,很多事情可以暫時擱置下來,其實也是讓趙鞅明白智氏做出的選擇,由此智氏可以迎來一段時間的平靜。

下雪之後,非必要沒人會竄門。

某天趙伯魯卻是來到智氏拜訪,見到智瑤的第一句話就說道:“我已非世子。”

本來笑容滿面的智瑤一下子臉龐僵硬住了。

看趙伯魯的狀況,好像並不是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似乎還感到鬆了口氣?

趙鞅擼掉趙伯魯的世子位,真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啊!

其實,趙鞅也給過趙伯魯機會,並且不是一次兩次,然而趙伯魯一次次搞砸了,到了攻進“臨淄”和掠奪禮器都無法挽回的地步。

智瑤低低嘆息了一聲,問道:“伯魯前來與我道別?”

現在趙伯魯失去了世子位,不是不能出現在“新田”了,只是消失掉一段時間很有必要。

畢竟,老趙家的新世子可能已經上位,沒有上位之前,趙伯魯也要讓開舞臺,尤其他自己可能也覺得沒臉待了。

趙伯魯笑呵呵地問道:“不問何人?”

智瑤本來就不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