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得寸進尺與寸步不讓(第2/2頁)
章節報錯
眾人先是一愣,隨後智徐吾最先附和,其餘的人立刻跟上。
智申只是不那麼聰明,不代表接受不了正確意見。
相反,智氏是一個很從善如流的人,“卿”級別的會議再次召開,派人去說自己病了。
趙鞅可以讓趙氏變得不要臉面,老智家就玩得俗套一些,到時候不會是智申招惹非議,該是其餘家族看清楚趙鞅的嘴臉。
當然,趙鞅的不要臉已經是各家族的共識,可是一些事情還是要保留底線。
即便趙鞅知道智申是假病,除非趙鞅徹底不遵守遊戲規則,要不然智申是假病也是真病,完全不能捅破。
一旦趙鞅捅破,其他人看到完全不遵守遊戲規則,固然智氏的場面不好看,趙氏失去的則會是最多。
“錡?”智瑤某天在家裡看到中行錡,感到有一絲絲的意外。
中行錡好像是特地來見智瑤,行禮道:“世子。”
他之前是待在“智”地,某種層面來說有點避難的意思。
現實情況是,範氏有越鬧越大的趨勢,搞得中行氏哪怕跟智氏合流,還是讓中行錡不適合出現在“新田”。
關於中行錡來到“新田”的事情,智瑤事前完全不知情。
那麼,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中行錡沒有給智瑤多猜的時間,直接說道:“劉陽訪我,言及範氏之事。”
這個劉陽是誰?劉氏是範氏的小宗,他們在這一波內戰中,理所當然是跟範氏站在同一陣營,歸屬於叛亂勢力之一。
“劉陽?”智瑤感到非常意外。
範氏目前在晉國內部基本就是過街老鼠的角色,智瑤著實搞不懂中行錡跟劉陽糾纏到一起做什麼。
中行錡說道:“我已稟告主,主命我與世子商議。”
總的來說就是,士吉射認為自己勾搭上了楚國,有反攻國內的資本,派遣劉陽去“智”地從智氏一些老一輩的人開始說服,然後被中行錡給發現並捉拿了起來。
智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家族,不可能沒有老一輩,他們待在“智”地就等於在家族沒有掌握什麼實權,屬於養老到某天壽終正寢的一類人。
很多家族都有這樣的老一輩,沒有實權卻能直接跟家主進行溝通,還不會引起其他家族的注意。
智瑤臉帶困惑地說道:“族老並無傳來音信,再則……劉氏遠竄。如是訊息無誤,劉氏往宋國而去,劉陽為何身在‘智’地,大人與我皆不知也。”
這裡有問題,可能是小問題,也能演變成為大問題,智瑤再不重視的話,某天智氏可能內部失火。
智瑤問道:“劉陽所為何事?”
中行錡答道:“錡所知不多,僅囚劉陽於‘智’。”
這個回答讓智瑤很滿意。
中行氏蠢到跟範氏聯合叛亂,本身需要智氏庇護的中行錡再幹蠢事,無疑會絕了中行氏復立的可能性。
“不對,範氏的小宗劉氏,他們不是劉邦的先祖嗎?歷史上他們從晉國逃亡,的的確確是去了南邊,後來什麼情況歷史沒有記載。要是因為士吉射勾搭上楚國,導致劉氏全家老小重新回到晉國參戰,後面還有沒有劉邦?”智瑤一臉怪怪地想道。
其實,不管劉氏怎麼樣,反正智瑤都已經干涉了原有歷史,很多事情註定不一樣了。
“大人使我全權專斷?”智瑤問道。
中行錡想了想,覺得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猛點其頭。
這件事情智瑤需要好好想一想。
當然,腦子有病了才支援範氏,一旦智氏那麼選,半點好處得不到,還要惹得一身腥。
智瑤思來想去,認為假意幫助範氏再從中獲利都不能做,對中行錡說道:“你歸‘智’地放歸劉陽,其它勿用言語。”
中行錡先答應下來,隨後說道:“士彌牟流亡於宋,如今在‘魏’。”
士彌牟是士匄的兒子之一,他在晉國有智者的名聲。
智瑤聽後一臉的懵逼,範氏這是玩的什麼套路啊?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士彌牟曾經對宋國無比苛刻,怎麼就好意思去尋求宋國繼續支援範氏,然後跑去“魏”地呢?
一系列的事情只讓智瑤察覺到範氏這一波搞得很大,有用沒用的都在進行嘗試,代表著範氏接下來的反撲會非常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