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穰苴寫的兵書其實就是從戰略角度入手,也就是廣而大之的那一個型別,沒有牽扯到練兵,戰術方面寫得也是玄之又玄,沒點天賦哪怕看了也學不會,學會了實際應用跟兵書作者去指揮絕對不可能一模一樣。

話說,大多數兵書就這樣,不是作者不想教,是大多數人看不懂。

諸夏的兵書大多數講的是戰略,戰術層次的都少見,練兵什麼的就更不可能公佈於眾,寫出來也會被當權者抹掉的。

因為兵書類別不一樣,很難說田穰苴到底會不會又懂不懂練兵,只是哪怕他懂得練兵,套路跟智瑤也不會一樣。

聽到像是詢問的田穰苴沒立刻張嘴口胡,先問了智瑤關於東山黑狄的現狀,再問清楚地形,智氏出動的兵力肯定也要掌握,隨後開始慢慢闡述自己的看法。

以他的佈置,認為應該悄摸摸地進軍,先根據地形將一些地段卡住,每一個狄人部落邊上都佈置好合適的軍隊,再在約定的時間一起動手。

智瑤心想:“只能說想到一起塊去了,只是……田穰苴是不是遺漏了什麼?”

坐在對面的田穰苴還是一臉的思考表情。

“智氏伐黑狄,所為勞力?”田穰苴問道。

智瑤也沒避諱,直接給出正式的答案。

田穰苴又問道:“何不驅之‘蓋與’?”

是啊,東山黑狄遭到攻擊,他們扛不住肯定會撤往“蓋與”這座唯一的城池。

以智氏的戰鬥力,哪怕東山黑狄集中起來,該是一盤菜就是一盤菜,解決起來根本沒有難度,逼迫東山黑狄在山林裡糾纏才是大麻煩。

那麼,東山黑狄明明不難打,之前為什麼沒有家族動手?這個牽扯到的層面有點多,其中就包括沒興趣這一條了。

晉國內部不屬於各個家族管理的野人數量不少,不是極度缺乏勞動力的話,貴族連周邊的野人都能無視,攻擊異族勢力掠奪人口充作勞力就更沒有人願意幹了。

野人是什麼?每一個時間階段都有不同的定義,唯一一條一樣的就是非納稅階層。

很久之前,野人跟國人的區分是不居住在城池內,後來又變成人生安全以及財產不受到任何保護,再後來只區別頭頂有沒有一個貴族罩著。

因為他們不屬於某個貴族管轄,沒有來自貴族的庇護,自然也就不處在宗法的保護範圍之列,不管是也人間的內部爭鬥,還是遭到貴族的捕殺,基本上死了就是死了,沒有掌權者會去伸張正義。

至於說交稅?春秋時代還是存在交稅階層的一個演變過程,太久遠的不提,智瑤生長的年代是“徒”和以上階級才有交稅的資格,“徒”以下的自由民和奴隸依舊沒有交稅的資格。

所以,有交稅資格會很感到幸福這種事情,現代人是根本無法體會的。說白了就是,有資格交稅也代表擁有一些特權,連交稅的資格都沒有也就不存在什麼權益保障。

智瑤知道到處都有野人,同時也想對野人動手,只是時局非常不合適。

晉國有兩次各家族大肆對野人動手的舊例,第一個是在晉文公稱霸時間段,第二個則是郤氏完蛋之後。

為什麼說晉國當前的局面不適合大肆收攏野人?其實是跟時政有關,動手的時機不對會刺激到各個家族,再來就是收攏野人的難度比對東山黑狄動手更高。

簡單來說就是,收攏了野人,出於同文同種的關係,不想像是對待異族那麼粗暴。這裡也不是其它原因,多少算是貴族間一種道德上的共識。

“先生可願隨我往‘蓋與’一行?”智瑤問道。

田穰苴立刻答道:“自然!”

智氏有新軍,田穰苴又在寫兵書,看一看智氏新軍怎麼作戰會有很大的幫助。

現在田穰苴也搞清楚了一件事情,智氏在戰略角度上站得很高,自己能想到的智氏也早就想到並開始在做。

“是全部由智瑤單獨謀劃,還是集合智氏的智囊謀劃出來的攻略?”田穰苴對這個感到無比好奇,問卻是絕對不會問的。

而智瑤卻是在想:“不怕你好奇,就怕你不聞不問。只要產生好奇再參與進來,體驗到高階局,還樂意去混低端局嗎?”

當然,不排除田穰苴在智氏學了新東西之後,跑回齊國去各種發揮。

一旦田穰苴最後還是要回到齊國?真的不能怪智瑤心狠手辣了!

他們是在接到程朔彙報已經進兵“蓋與”的時候,才帶上足夠的護衛啟程。

那已經是智氏對東山黑狄動手的第二年,某種程度上來講山區作戰,智氏戰鬥力遠遠高於對方,還是跟東山黑狄玩了小半年的捉迷藏。

而在新的一年之中,晉國會非常熱鬧……